完善公證提存,為預付款戴上“緊箍咒”
2025-04-24 10:09:43?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作者:任冠青 “一開始心里也沒底,聽了介紹說,我們的錢放在公證處,按月結算給游泳館,這就有一些保障了。”近日,上海市長寧公證處協同科技公司搭建的預付資金監管平臺實效,引發社會關注。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該平臺自2024年7月起正式搭建。“提存”是公證法規定的一種資金監管的法律工具,消費者支付的預付資金由公證機構監管,商家提供約定服務后,以月結方式劃付至商家。簡單來說,公證提存就是在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插入一個可靠的中間環節,成為預付資金的有力監管方。 一直以來,在健身、線下教培、美容美發等行業,商家攜預付款跑路,都是困擾無數消費者的“老大難”問題,以至于每年3·15晚會上,“預付式消費陷阱”已然成了常客。 困境在于,一方面,不少商家熱衷于“長線收費”,以價差明顯的階梯式收費模式,吸引消費者預付一年甚至幾年的費用;另一方面,這些預付款卻缺乏有力的監管保障。不管是商家主觀意愿上蓄意卷款跑路,還是因盲目擴張、經營不善等問題導致資金鏈斷裂,一旦商家突然閉店,別說追回預付款,就連能否聯系到商家都是未知數。長周期、高難度的維權路徑,使得不少消費者只能“自認倒霉”,白白蒙受損失。 當這類套路逐漸普遍化,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也會因此削減。一些消費者雖然存在健身、培訓等需求,但考慮到動輒幾千上萬元的費用可能不翼而飛,便會陷入“需要、想要,但不敢付費”的糾結狀態。長此以往,就會抑制正常的消費需求釋放,侵蝕社會信任的基石,并波及誠信經營的商家。 就此而言,推動公證提存,直擊了破解“預付款困境”的關鍵點,既從源頭為相關商家戴上“緊箍咒”,使其無法隨意挪用預付款項,也以安裝資金“防火墻”的方式,減輕了消費者的內心疑慮,使其付費時更加安心。 根據報道,如今公證提存還成為商家信用的“金字招牌”。當地一家游泳館的經營者介紹,前來辦理會員卡、私教課的顧客,只需掃描牌匾上的二維碼,即可進入監管平臺,線上簽訂服務合同。引入公證提存增加了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度,據估算,這為游泳館增加了20%左右的客源。 近些年,堵上預付費模式的風險敞口,盡量將監管前置,已成社會共識。將于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就明確了經營者提交消費合同文本、消費記錄、金額等證據的責任。如果經營者控制了上述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可以根據消費者的主張認定爭議事實。而通過新技術的賦能,在監管平臺上,每一筆消費都可以通過區塊鏈記錄,任何一方單方面無法篡改,從而成為有力的證據材料。 目前,公證提存模式仍在試點階段,其效果還有待繼續觀察,相關功能也需要不斷完善。比如,對于違約責任如何劃定、退款時如何劃扣手續費等具體實操問題,就有必要在監管平臺上有所體現。此外,有關如何厘清不同部門的職責、如何防止過度管理等問題,也有待進一步明確。但無論如何,通過設立監管平臺的方式,對預付資金進行有針對性地管理,都有助于清理捐款跑路的亂象,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有效提振消費。 所有的誠信交易,都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石之上,只有不斷細化規范、持續調整,才能真正清除管理的灰色地帶,構建起多方共贏的消費生態。(任冠青)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