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交警不是來貼罰單”里的治理智慧
2025-04-22 10:20:57?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當“鹵鵝哥”的吆喝成為網絡熱門,重慶榮昌區以一系列務實舉措積極承接“潑天的流量”。近日,在重慶市榮昌區網絡經濟暨鹵鵝產業發展金點子征集座談會上,一句“交警不是來貼罰單的,城管也不是來掀地攤的,交警是維護交通秩序的、為人民服務的,城管是維護城市環境的”迅速出圈,引發廣泛關注。 這句話背后,是榮昌區擬推出的“停車免費”政策。據“榮昌微發布”消息,為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旅游,榮昌區計劃在節假日將所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學校以及公共市政停車場全部免費開放。當這些停車場容納不下時,游客在馬路邊停車也不會被罰款,相關部門還會提供相應服務。這一政策的出臺,展現出地方政府主動卸下“罰款經濟”枷鎖的決心與勇氣,更彰顯出服務型政府應有的溫度與擔當。 相關政策的出臺,不僅是簡單的便民措施,更是城市治理理念轉變的信號。它標志著城市治理從過去“以罰代管”的粗放模式,逐步向“服務優先”的精細化治理轉型,也意味著城市管理從傳統“管制型”向現代“服務型”跨越。這種轉變,體現出城市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游客和市民,積極營造良好的旅游氛圍與營商環境,值得充分肯定。 然而,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公共政策的善意必須建立在制度理性之上。當“馬路邊隨便停”的便利遇上旅游旺季的超大客流,當“免罰特權”與交通要道的通行需求產生沖突,善意更需理性護航。例如,若車輛隨意停放導致交通堵塞,不僅影響城市正常運轉,也會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又如,若對地攤管理缺乏規范,可能造成環境衛生問題,影響城市形象。因此,在推行“停車免費”等便民政策時,尤需做好精細化配套,實現溫度與法度并舉。 “不貼罰單、不掀地攤”背后應是治理增效。一方面,要加強技術創新,運用智慧交通、智能監控等手段,實時掌握車輛停放和交通運行情況,及時進行疏導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創新,制定科學合理的停車管理辦法和地攤經營規范,明確各方責任和義務,確保政策善意充分釋放,城市運行高效有序。只有將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有機結合,才能最大化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讓政策善意真正惠及所有人。 “交警不是來貼罰單的”是一句溫暖人心的話語,更是城市治理理念進步的生動寫照。期待更多地方能從中汲取經驗,在城市治理中兼顧剛與柔,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讓人們在城市生活得更加舒心、安心、放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