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專業,給未來多一些機會
2025-04-21 10:29:51? ?來源: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近日,教育部發布通知,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廣西民族大學、南寧師范大學、廣西科技大學等高校已開設“實用泰語”“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等微專業。這場微而不凡的教育探索,為傳統教育由“批量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提供了新的可能。 微專業屬于非學歷教育,在實踐中,其主要聚焦于某個領域,靈活、精準地開設5—8門核心課程,利用周末或晚間上課,在1至2個學年內即可修讀完成。 教育部推動開設微專業的初衷,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步于開設1000個微專業,我國還推動開設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兩者合稱為“雙千計劃”。 此次在全國范圍內開設1000個微專業,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一方面,這反映出國家層面對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以提高求職者就業能力為抓手,持續做好穩就業這一民生工作;另一方面,隨著新興產業新業態發展壯大,對專業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時推動微專業走向規?;l展,將能更好推動產學研匹配,進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于未來而言,微專業不僅給求職者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也是給發展提供更多支撐。 推動微專業開設,提高全社會的接受度尤為重要。在不少人的傳統認識中,微專業就是冷門、偏門專業,存在就業渠道窄、考公考編缺乏崗位、就業后轉行難等問題,因而對微專業學習缺乏動力,傾向于在傳統熱門專業中尋找就業機會。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微專業其實并不因為其“微”就形成就業劣勢,相反得益于“專”而具有就業優勢。近年來,具備特定微專業素養,掌握特殊專業技能的應屆畢業生、求職者,的確是就業市場的香餑餑。因此,想要更多人接受微專業,首先必須打破“偏見之墻”,讓大家充分認識到微專業的就業優勢。 抓好微專業的教學工作,是決定這場微而不凡的教育探索,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微專業的一大特點就是新。不論是“實用泰語”,還是“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這些專業的全新性決定了教學工作首先要“業務過關”,由此才能教出合格的學生。面對越是新興領域、新興專業,越是缺乏專業人才的實際,高校在優化微專業的專業師資配備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強化開門辦學、聯合辦學,把專業領域專家、學者、能手的力量匯聚到課堂上,以微專業擁有更多“大先生”來確保教學質量、人才質量。 就業是全社會關心的問題,個性化需求存在于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不論是開設微專業,還是強化職業能力培訓,在新時代人才培養中只要我們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那么一定能成就更多“大國工匠”“科創帥才”“鑄劍英才”,并將賦能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