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創新發展精準醫學產業
2025-04-18 10:00:4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2025中國醫學裝備展覽會舉辦,第四屆中國醫學信息學學科發展大會舉行……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醫學相關產業發展迅速,在產品創新上取得不小的成效。其中,精準醫學是一個重要方向。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患者對個性化醫療需求的提升,加之精準醫學技術的日益成熟、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和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精準醫學市場展現出強勁增長趨勢。 具體來講,精準醫學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儀器設備、測序耗材、藥物合成材料等;中游主要提供測序服務和數據分析服務;下游包含腫瘤診斷與治療、遺傳病研究、新藥開發等。與傳統醫學相比,精準醫學能夠更精確更高效地治療疾病,從而減少患者痛苦和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精準醫學的理念和研究范式已廣泛應用于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并帶動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孕育出巨大市場空間。 截至目前,我國先后建設運營北京生命谷國際精準醫學產業園、成都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濟南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等精準醫學項目,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影響的技術突破和研究成果。數據表明,我國精準醫學市場規模從2016年310億元左右躍升至2023年突破2400億元大關。預計2024年至2029年,精準醫學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2%左右,到2029年市場規模接近5000億元,顯現出強大市場潛力和發展機遇。 盡管發展迅猛,但精準醫學產業仍面臨一系列挑戰。例如,相關的產學研合作深度不夠,資源共享率較低,科技成果轉化有待提高,創新鏈與產業鏈銜接需要加強。同時,精準醫學產業化涉及數據安全、人群隱私保護等問題,但我國相關倫理法規與監管規范尚不健全,尤其是基因檢測等技術缺乏統一的行業規范與市場監管,檢測公司魚龍混雜,產品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現象嚴重。未來,應堅持問題導向,從多方面施策,推動精準醫學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產學研融合創新是精準醫學產業未來發展重要方向,要實現精準醫學的臨床突破、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需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實現戰略導向與市場需求的有機結合,從而促進精準醫學跨越式發展。需進一步制定產業監管政策與倫理規范,識別、預警并治理產業發展可能帶來的倫理風險,促進精準醫學產業發展與倫理風險防范的協調進行。 另一方面,為應對一些發達國家的生物醫學數據封鎖,要從依賴“他山之石”轉換到鍛造“本土利器”,推動全國醫療機構和科研單位共享數據資源,引導資本重點支持本土數據庫建設和工具研發。與相關國家建立新型數據共享機制,在開放創新中取得更大突破。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