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門口有更多優質兒科
2025-04-17 09:37:5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讓家門口有更多優質兒科(人民時評) 更多優質醫療資源“向下扎根”,患者向上級醫院扎堆的情況就會大為緩解,良好的分級診療格局才能加快形成 “以前娃生病,我們總往大醫院跑。現在社區也有了兒科,醫生特別細心,需要時轉診至上級醫院也不麻煩。”前不久,筆者探訪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聽到不少群眾點贊家門口的兒科服務。在北京,已有35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提供兒科診療服務,占比超過96.7%。 從整體上看,兒童就醫難仍是長期困擾許多家庭的問題。去基層醫院,怕診療水平不夠高、檢查檢驗設備不夠全、藥品種類不豐富。奔大醫院,常常“一號難求”,尤其是每逢兒童疾病高發期,往往人滿為患,就診體驗不佳。 往大醫院扎堆,導致分級診療出現梗阻,這種現象不只存在于兒科。孩子的健康備受家長重視,優質資源相對集中在大醫院,許多人寧愿多跑腿、多花錢也要“一步到位”往大醫院擠,加劇了醫療服務供需矛盾。 如何緩解這種矛盾?重點要做的,是立足分級診療、進一步完善兒科服務網絡建設,從供給端發力。 目前,全國共有兒童醫院162家,設有兒科的公立綜合醫院近4400家。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兒科醫師數量增長到23.4萬人,但仍存在較大缺口。而且,兒科醫生工作強度高、難度大、收入相對低,人才流失問題較為嚴重。加快補齊資源短板,著力從薪酬待遇、編制支持等方面提高兒科醫生的職業吸引力和穩定性,是當務之急。 這一補短板的過程,不能平均用力,而應重點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兒科服務的比例達到90%以上”的目標,將“全國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均提供兒科服務”納入今年為民服務的實事項目,體現了這樣的政策導向。針對各地需求和薄弱環節,落實落細扶持政策,才能在擴大兒科醫療服務供給的同時優化資源布局。 有效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科實力,除了配置增量資源,還要優化存量資源,加大力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兒科的建設,人才的培養,都需要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吸引更多家長帶孩子去基層醫院就診,就要通過互聯網醫療、醫聯體建設等方式,把更多優質醫療服務送到基層,讓人們看到家門口的兒科服務有直觀而顯著的變化。 比如,北京兒童醫院托管河北保定市兒童醫院,通過“患者不動醫生動”的模式,擴大服務范圍。400多名兒科醫生開啟“雙城記”,輪流到保定出診、帶教、查房、手術,帶動當地醫務人員技能和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與托管前相比,保定患兒前往北京兒童醫院就診人次降低了60%。更多優質醫療資源“向下扎根”,患者向上級醫院扎堆的情況就會大為緩解,良好的分級診療格局才能加快形成。 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也是每個家庭的期盼。突出問題導向,堅持系統治理,加快補短板、強服務、優布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大醫院兒科“冷熱不均”的狀況將得到有效改善,廣大兒童也將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