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信用”越來越“管用”
2025-04-11 09:37:21?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2024年10月以來,陜西金融機構依托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以企業近3年真實的交易流水信息為信用憑證,用好資金流信用信息“新名片”,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力度。截至3月13日,陜西金融機構依托該平臺,共辦理信用貸款49筆1.36億元。信用貸款有效解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推動了全省重點產業鏈企業健康發展。 社會信用制度是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個人信用關乎個體成長,社會信用關乎國家富強。近日印發的《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提出,深入推進信用融資和信用交易。這將有利于進一步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和監管制度,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活動中形成的道德觀、經營觀的重要體現。但是,如果因誠實守信獲得額外獎勵、意外收獲,將激勵人們更加呵護自己的信用。中國人民銀行最近宣布,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覆蓋11.6億自然人和1.4億戶企業的超級信用數據庫,今年將把證券、保險等金融信息也納入征信版圖。數字時代,由信用記錄生成的“經濟身份證”成為個人信用名片。大學生用花唄買教材、個體戶用保單申請貸款、股民融資炒股等行為將更加便捷,個人信用將成為“看得見摸不著”的有形資產,“誠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的理念也將更加深入人心。 創建更多“信用+”應用場景。推進誠信制度化建設,構建起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體制機制,是艱巨的系統工程。政府失信對營商環境有嚴重影響,企業失信會導致市場失序,個人信用直接反映社會信用水平。推進社會誠信建設,需要政府、企業、公民協同發力,全方位創建“信用+”應用場景。要探索創建“信用+就醫”“信用+文旅”“信用+購物”等實用性、普惠性強的應用場景,促進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務廣泛應用。 信用經濟正悄然而來,誠實守信將是新時代帶給人們的“紅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