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店里也有文化味
2025-04-02 11:04:59? ?來源:天津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單車店除了賣車,還能做什么? 近日,佰客屋在天津的首家旗艦店落戶意式風情區,為騎行愛好者帶來新體驗。騎行愛好者趙金梁專門來給車做保養,一進門就被店里的經典品牌文化墻和新車展區吸引了。“很有文化味,像在逛國際‘車展’”。 看經典自行車展,感受騎行文化,還能點上一杯咖啡,與騎友們閑坐,享受愜意生活。這里還有海河夜騎等主題活動,并將聯動周邊文旅資源開發“騎行+觀光”特色線路。見到門店負責人劉棠時,她正在為轉天的一場大型騎行活動做準備。 由單純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增值服務,這樣一種文體消費新業態,正在打破“產品—交易—售后”的線性鏈條,通過創設具有文化韻味的社交場所,贏得消費者的情感認同。對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消費黏性的提升,于城市而言,則意味著空間價值的重塑、消費潛力的釋放。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切中的是差異化體驗。在意風區,天津鐘書閣自開業起就人氣十足,這里不僅是閱讀空間,還因獨特設計成為年輕人拍照打卡的網紅景點。以產品為基點,拓展服務功能,以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帶給消費者更多元、更具個性化的體驗,那些新意十足的探索和嘗試,正在點燃更多人的消費熱情。 把視野拓展到更大市場,集聚更多優質資源,才能激活本地甚至輻射周邊,釋放更大消費潛能,形成近者悅、遠者來的開放環境。以首店為例,其產品、技術、品牌的稀缺性,除了在本地具有吸引力,還會對周邊區域形成虹吸效應。這個過程蘊含著將“外來戶”與在地資源深度融合的要求。依托主題進行資源聯動,融入在地文化進行創意設計,既有本土味,又有時尚范、國際范,這樣的產品服務供給可以為不同地區、不同偏好的消費群體提供更多元的情緒價值,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鏈接。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是一個不斷適應消費新需要的過程。實踐也證明,誰能跟上消費需求的變化,誰就能將更多流量變成增量。一家店是這樣,對于一個區域、一座城市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