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一掃通行”進小區凸顯治理智慧
2025-03-31 09:59:58? ?來源:湖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3月28日上午,在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街道一家小區門口,外賣小哥尹同虎用手機掃描了大門上的二維碼,屏幕跳出一行字“訂單配送中,請通行”。從掃碼到進門,整個過程不過五秒。 這個二維碼有一個雅號“寧新碼”。它是南京在全國首創的數字化治理方案的產物——通過打通外賣平臺、物業系統與政務數據,讓符合條件的配送人員“一掃通行”。 近年來,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因受制于傳統管理模式發生的矛盾,沖突不斷:一邊是小區物業嚴防死守,登記、查證、攔人層層加碼;另一邊是騎手焦灼等待、居民上下奔波。看似是雙方“較勁”,實則都是粗放管理的受害者。南京的“精明”之處,在于跳出“堵與放”的二元對立,用技術重構規則——騎手能否進門,不再依賴保安的主觀判斷,而是由系統實時驗證訂單、定位、資質等數據,自動“亮綠燈”或“亮紅燈”。這一招“數據跑腿替代人力較勁”,既守住了安全底線,又提高了服務效率,讓各方從“相互拉扯”變為“共享便利”。 破解治理難題,關鍵要找到“最大公約數”。南京“寧新碼”的落地,并非某一方的單方面讓步,而是多方協作的“共贏實驗”。政府部門牽頭打通數據壁壘,外賣平臺開放實時配送信息,物業以掃碼終端替代人工核驗,騎手以規范服務換取通行便利——這種“拆墻共建”的治理邏輯,打破了行政、市場與社會力量之間的隔閡。相較于一些地方“一禁了之”的懶政思維、“放任不管”的消極態度,南京的做法更顯治理智慧:既要保障小區安全,也要尊重市場規律,更要回應市民需求。當分散的數據、權限與訴求被整合成清晰的規則,治理便有了“四兩撥千斤”的輕盈感。 “讓小哥進小區”看似小事,卻檢驗著治理的誠意與智慧。當更多城市能像南京一樣,少一些“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推諉,多一些“換個法子試試”的擔當,民生痛點的破解就會更快一些。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