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分解謬誤”折騰基層
2025-03-28 09:21:12? ?來源: 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在決策部署和貫徹落實之間,存在一個政策分解、任務分解的過程。倘若分解不當,往往會產生錯誤或偏差,造成“分解謬誤”,既影響改革成效,又可能折騰基層,給基層工作添堵。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也通報過相關問題。 2023年,吉林省長春市教育局在不具備創建示范活動開展權限情況下,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工作,并將上級單位“兩年一創建”的頻次加碼為“一年一創建”,將上級單位下發的98項評價指標層層分解為179項打分標準,導致有的申報學校準備了約1000項評審材料,給基層學校增加負擔。 產生“分解謬誤”的主要原因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不實事求是,玩假的虛的,不干真的實的,直接影響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影響高質量發展成效。一些官員頭腦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可謂根深蒂固,他們習慣于關著門“拍腦袋”決策,簡單機械地將整體任務分解,缺乏針對性和細化,導致任務推進時出現問題。此外,這也和一些部門分配任務喜歡向下層層加碼有莫大的關系。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層層加碼、滾雪球式攤派任務,基層自然是不堪重負,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必然大打折扣。 別讓“分解謬誤”折騰基層,增加基層負擔。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深入理解和把握政策精神。在制定和落實分解任務時,必須學懂弄通悟透政策精神,準確理解每項決策的背景、定位、指向和內涵,確保分解得既符合政策要求,又具備可操作性。要強化大局觀、系統觀、全局觀。在分解任務時,要跳出“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局限,把握好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和方向。各部門在制定政策時,要加強溝通協調,確保政策之間的銜接和互補,避免出現政策“打架”現象。 在一個組織或團隊中,為了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需要將不同的職能和責任分配給成員,這樣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和工作內容,從而更好地協作和配合。各部門在抓落實往下分配工作任務時,一定要多一些調查研究,多一些敞開大門決策,避免“分解謬誤”折騰基層,給基層工作添堵。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