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小切口”也是創新突破口
2025-03-28 09:21:12?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四川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余姝滿 成都,正在變身為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和“應用場”。 近段時間,從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加掛“成都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牌子,新設立場景創新部,到成都高新區舉行2025年首次產品應用場景發布會,聚焦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無人駕駛四大前沿領域,重磅發布首批20個產品應用場景清單,等等。一連串行動都離不開一個詞:場景創新。 場景“小切口”,也是創新突破口。場景中有復雜具象的需求痛點,也有迭代技術、升級產品的解決思路,以場景破題,就是要著力以場景創新賦能和驅動,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過去,技術驅動創新遵循先研發后轉化的線性邏輯,極易陷入“技術沒人用、成果難轉化”等風險,造成科技和經濟“兩張皮”。有技術,但缺場景,產品沒落腳點;有場景,但缺技術,產品沒發力點,這是不少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普遍痛點。 與場景融合、互動,往往可以拉動技術進步、推動產業升級;相反,與場景脫節、疏離,往往掣肘發展。人工智能迎來三次發展浪潮,理論和技術創新超前于應用落地,應用場景不足、未能真正走進生產生活成為前兩次浪潮歸于沉寂的重要因素。技術一旦困于實驗室、懸浮于空中,其釋放的能量勢必有限,讓技術在場景中落地生根、淬煉打磨,才能激活內在生命力。 機器狗當搬運工、AI成為政務新同事、無人機配送外賣……以場景驅動創新正在破解一系列發展難題,也在打開更多可能性。場景創新,更加強調不能閉門造車、紙上談兵,而是走進復雜的、動態的、真實的場景中,挖掘真需求、真問題以及洞見新趨勢,有效地把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鏈接起來、銜接起來、對接起來。 從實踐來看,上海、北京、合肥、成都等國內多個城市都在積極部署和推進場景創新,為技術找場景、為場景找技術。比如,上海啟用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以虛實融合場景牽引人形機器人技術加速突破;安徽合肥圍繞打造“全域場景創新之城”,推動無人駕駛和量子科技等新技術形成示范應用,等等。要么以場景正向拉動,牽引技術突破,要么在場景中發現技術短板、捕捉市場訴求,反向倒逼技術進步。場景創新不同于以往“歷時性”創新,而是“共時性”創新,即同步推進技術研發、轉化、改進,不僅加速科技創新向產業轉化的過程,并且在推動技術、賦能產業上有著更大的推動力和牽引力。 場景創新作為一種新的創新范式,亦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個“地”細分一下,不僅對應各地實際,也指向各類場景。場景蘊含無限機遇,但機遇不會憑空轉化為生產力。必須正視當前場景創新面臨的一些困境,重大場景系統設計不足,可復制推廣的大場景少;場景機會開放程度仍不夠;場景落地成本高,應用生態不完善,等等。聚焦多元的、實際的、具體的場景卡點協同發力、精準破題,讓產業化、商業化在一個個真實場景中加速演變,在共同推動場景驅動創新中,努力把應用場景轉化為產業前景和科創勝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