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2025-03-28 09:21:12?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何通過精準有效的手段,更好地協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的積極實現,受到廣泛關注。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通過市場經營開發、生態保護補償等手段,將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打通“兩山”轉化路徑的一種制度安排。近年來,我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范圍不斷擴大,在生態產品產權界定、價值核算、市場交易等環節形成了一大批“兩山”轉化效益顯著的生態產品、產業,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4年4月份公布的《生態保護補償條例》,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制度性規范;同年12月份,《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4年版)》遴選節能降碳、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保護修復與利用等七大類產業112項先進綠色技術,列明技術參數、生態效益等作為推廣使用指引。 各地區深入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與產品供給能力。例如,浙江麗水市以生態產品收儲、交易、招商、服務“四統一”原則,建立區域生態產品交易中心,開展各類生態資源、產品交易,帶動全市1000多個村集體增收;陜西商洛市針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在氣象服務上的多樣化需求,積極探索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為秦嶺地區生態環保和高質量綠色發展注入氣象“智慧”;福建三明市建立林業“碳票”機制,為符合條件的林業碳匯量簽發林業“碳票”,可享有交易、質押、兌現功能,推進林業碳匯價值實現有效落地。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涉及資產確權、價值核算、市場開發與經營、生態修復與補償等一系列因素,各地資源條件、社會治理與發展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未來,應進一步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更加豐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供給,探尋更多發展路徑。 一方面,增強頂層設計。根據各地資源與發展差異,量身定策,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的統攝與涵蓋能力,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領域的相關立法,推進生態資源、環境、資產、產品與生態價值有機銜接。充分依托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生態產品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三權”價值的市場化改革,提升土地、山地、林地、河湖、閑置農房等生產生活資源的市場化能力。打造數字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示范基地,不斷夯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數字底座”。 另一方面,重視跨區域推廣復制。加速推進試點地區生態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的理論與實踐總結,有效提升生態價值實現跨區域及全國性核算交易信息化數字化能力。及時進行經試點探索已經成熟的生態價值實現機制、實踐經驗與理論成果跨區域推廣。完善考核督查機制,強調考核結果運用,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時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作為重要參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