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我”爆火的冷思考
2025-03-26 09:24:50?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早上被王羲之罵,中午被趙孟頫罵,下午被宋徽宗罵,晚上沒睡著還要被李時珍罵……”不少網友開玩笑說,自己天天在手機上“挨老祖宗的罵”。這就是最近爆火的“老祖宗回答我”挑戰。 在AI助力下,一個個歷史人物“活”起來“動”起來,他們不復書本中平面冰冷、正襟危坐的形象,而是說著網絡熱梗,以咆哮式的情緒化表達向屏幕前的網友發出靈魂拷問。這種畫面詼諧、語言魔性、反差感拉滿的爆改一下子俘獲了眾多網友的心。隨即,不少官方賬號如消防、警察、博物館、文旅也連夜“套公式”進行科普、宣傳。 “回答我”短視頻的爆火,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了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一條有效路徑——用新技術和好創意,讓歷史人物和文化用一種更輕松新穎、寓教于樂的方式走進公眾、吸引年輕人。正如一位網友留言,“知識以奇怪的方式進入我的腦袋”。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思考,如何避免這樣的爆改成為一陣風,而是形成可持續的文化消費熱點。 網絡時代,流量為王。事實上,這樣的爆梗時不時就會冒出來一個。可是,網絡熱點來得快也散得快,熱鬧喧囂過后,真正保持熱度的并不多。而且,流量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劍走偏鋒,玩得太過,反而容易本末倒置,適得其反。舉例來說,AI為短視頻的創作打開了方便之門,可是一些腦洞大開的改編,為了流量嘩眾取寵,把經典劇目改得面目全非,比如讓甄嬛槍戰、林黛玉打拳擊,惡搞過頭反而讓人不適,被網友們評論為“改得像中了毒”。 “回答我”短視頻的爆火,以有趣的創意將公眾的視線拉到“老祖宗”身上,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要講好傳統文化和歷史名人的故事,讓人們感知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僅靠一兩句爆梗和爽言爽語是不夠的。除了技術的加持和豐富的創意之外,還需要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深入了解,這樣才不至于荒腔走板,才可能讓網紅變“長紅”,讓流量轉化為文化消費增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