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供給釋放消費潛能
2025-03-20 09:47:3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消費,一頭連著經濟,一頭連著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把促消費和惠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為“民生為大”寫下生動注腳,既有利于夯實消費根基,又有利于以消費提質升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24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4.5%,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不斷升級。在技術驅動、科技賦能和政策指引下,居民的消費層次、消費方式、消費形態、消費觀念都呈現出新特點,消費需求呈現日益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升級趨勢。從銀發經濟成為新“藍海”到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新高,從各地文旅爆款頻出到消費品以舊換新熱度空前,消費領域涌現出很多新亮點,消費市場正從“量”向“質”轉變。 消費市場紅火,折射出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發展韌性不斷提升。在看到消費紅火的同時,也要正視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當前,內需不足是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而消費不振的問題尤為明顯。要打通堵點卡點,多維度創新供給體系,激發消費活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生產決定消費,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并為新的生產創造新的需要,二者密切相關、相互促進。當前,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將持續較快釋放。優化供給,要先讀懂消費者需求。行業企業要以技術突破與模式創新回應市場期待,推動產品、服務從“規模化標準化量產”向“個性化定制”轉變,從滿足“功能價值”向滿足“情緒價值”轉變。當然,促進消費是一個系統工程,還需要從源頭上提升居民收入,減少消費限制,優化消費環境,從而不斷增強居民消費意愿。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快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推進發展服務消費,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近日,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從提升消費能力、提高供給質量、增強消費意愿、解決制約消費突出矛盾問題等方面部署了8個方面30項重點任務,充分體現了從長短期結合角度統籌促消費與惠民生、優供給與擴需求的政策思路。 (中國經濟網供稿)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