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顯績更要潛績
2025-01-23 10:29:16?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近日召開的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強調,要以正確政績觀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觀與發展觀緊密相連,只要“顯績”不要“潛績”,無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不可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翻開《之江新語》,“新官上任要善于‘瞻前’、注意‘顧后’”等篇目,無不說明這個道理。推動干部樹牢正確的政績觀,其中一個落腳點便是打基礎、謀長遠,把握好“顯”與“潛”的關系,拿好“接力棒”、甘當“鋪路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主觀層面的思想偏差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的價值取向。在一些干部看來,設想中的工作推進過程應該是提升知名度、增強顯示度的過程,是能讓領導感知并獲認可的過程。因此,變著法子搞樣板工程、勞民傷財上形象工程等現象的產生也就不足為奇。反之,即使工作再辛苦再努力,個人業績始終隱于水下,難以浮出水面,一旦無法正確看待利益得失、進退留轉,則更容易走上歪路、陷入泥沼。 改革發展是一場接力賽,不是簡單的沖刺跑。絕大部分工作具有延續性,絕非一蹴可就,受客觀因素制約,有些工作往往一屆班子任期內難以完成。必須杜絕把干事創業與個人名利“點對點”捆綁的傾向,置前人繪好的藍圖于不顧,好大喜功抄近路、求速成。要牢記“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棒接著一棒跑”的行為準則,在合規律的情況下盡力保持持續性、穩定性,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決杜絕“胡亂起爐灶、盲目鋪攤子”的傾向。 “顯績”和“潛績”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辯證統一的。“顯績”自然重要,但“潛績”是基礎、是支撐,從這個意義上說,“潛績”同樣是一種“顯績”,甚至更為難能可貴。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看得見、摸得著,見效快、可量化的成績自然會受到老百姓夸贊,而“潛績”既不顯山也不露水,周期長還見效慢,難以成為干部的“第一選擇”。實際上,只要心中有百姓,甘當“鋪路石”,腳踏實地做“潛功”,也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這樣的“潛績”實際上比“顯績”更值得贊賞。 就識別干部而言,要樹立重“顯績”也要重“潛績”的考核導向。完善考核體系、優化考核指標,注重發揮“潛績”考核的導向作用,將老老實實打基礎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讓默默無聞作奉獻的干部站前臺、得實惠,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實現“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