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互聯網成為民情網、幸福網
2024-12-16 09:28:0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人民網評:讓互聯網成為民情網、幸福網 黨報堅定不移走好黨的群眾路線經歷了哪“三步走”?對于“時時放心不下”的群眾冷暖,黨員領導干部怎樣做到“事事心中有底”?為什么說優秀共產黨員的真實故事要比藝術創作更加感人?怎樣讓互聯網成為民情網、幸福網? 近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4網上群眾工作大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以“抓基層強素質聚服務 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為主題,圍繞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扎實做好群眾工作,站穩人民立場、厚植為民情懷,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社會治理能力提升進行探討,并對“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網上群眾工作開展和“十五五”有關工作進行研討,碰撞出創新思維。 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做好網上群眾工作,要思考“兩根線”的關系。一個是“路線”: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關乎立黨之本,反映力量之源。另一個是“網線”:互聯網時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深刻改變了生活方式,推動著社會發展。當二者“相遇”,如何讓一根網線上連黨心、下接民心,如何打造了解群眾、為民解憂新途徑,如何拓寬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新渠道,應當成為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 日均吸引群眾留言1萬件,累計超500萬件企業和群眾留言通過平臺得到回復辦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的實踐值得關注。在吉林松原,有網友反映車輛碾壓路面鐵板產生噪聲,第二天問題就得到解決;在山西臨汾,某網約車公司反映經營許可證辦理遇到困難,推動當地出臺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破除不合理準入門檻。從群眾有所呼到政府有所應,從辦好一件事到解決一類事,“領導留言板”成為民意“晴雨表”、黨群“連心橋”,給我們帶來啟示。 打通一個堵點。網絡表達具有即時性,但信息鴻溝不會自動填平。大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小到身邊的煩心事操心事,如何將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時準確傳導到有關部門,需要黨政機關與網絡媒體加強協同,統籌資源、完善平臺,暢通訴求表達渠道。讓群眾“說得上話”,還要讓群眾“說得方便”。從推動訴求歸口受理,確保信息快傳遞、快辦結,到解決政務APP過多過濫問題,讓群眾“一次不用跑”,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才能更好匯集民情民意。 錘煉一種作風。走好網絡群眾路線,需要自下而上的“反映”,也需要自上而下的“反應”。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看看,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從態度上,要重視網絡民意,自覺拉近同群眾的距離。從方法上,要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提升駕馭網絡技術的本領,一方面從群眾生活難點中尋找工作切入點,一方面從群眾“金點子”中提煉治理“新路子”。 解決一批問題。網絡平臺只是促成信息對接的“傳聲筒”,線上群眾工作最終仍要落實為線下解決問題。回復留言不等于付諸行動,數據量大不能夠一放了事。寫好網上群眾工作的“下半篇文章”,就要建立健全詳細工作流程,形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尋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閉環,以群眾滿意度評判工作完成度。 沒有一種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力量,比源自群眾更強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改革設計中來。”深化網絡管理體制改革,健全社會治理體系,互聯網定能成為匯聚期盼的民情網、改善民生的幸福網,讓廣大人民更好享受數字紅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