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里的牽掛與回饋
2024-11-12 09:52:1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前不久,一段“爸媽給女兒寄菜用完100個真空袋”的視頻引發關注。擔心在上海的女兒因忙于工作而忽略健康飲食,家住湖南長沙的老兩口做好飯菜,用真空袋打包密封寄過去。網購發達的今天,味蕾之需“一鍵下單”即可滿足,為何父母還是大費周章送來“家鄉味”? 送來的是難忘的鄉味,更是難舍的牽掛。每逢節假日返程,社交平臺上總會來一場精彩的“行李箱、后備箱攝影大賽”:剛摘的時令蔬果、現做的特色主食、少不了的雞鴨魚肉,甚至還有預防路上堵車而準備的零食小吃……東西或許各異,相同的是滿滿當當的程度?!斑@是行李箱、后備箱的極限,不是爸媽的極限”,在父母眼里,這些是家的味道,也是另一種陪伴。在全心全意、不求回報的付出中,父母之愛汩汩涌流。面對在外奔波的孩子,父母更愿意用孩子從小熟悉的一蔬一飯,來跨越距離的阻隔,告訴他們“你回頭,我就在”。 個人、家庭的“小確幸”,映照著時代的大發展。1200多個縣級公共寄遞服務中心、超30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讓父母寄包裹更加方便;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家里寄出的生鮮貨品能新鮮送、及時達;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讓回家路變得更好走,見證更多人“大包小包”滿載而歸……追夢路上,一份份來自父母的“禮包”,不僅暖胃暖心,也寫下時代印記。 感恩父母莫忘投桃報李,關心關愛也要有來有往。面對父母的愛心,除了心懷感激,更要以實際行動給予回應。關注父母的需求和愛好,送上小驚喜;計劃一場旅行,陪著他們多走走;?;丶铱纯?,幫助解決小修小補、智能手機使用等小事……關于愛的回饋,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