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農村成為青年創業就業的新“藍海”
2022-09-28 17:07:2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金秋的中華大地,平川、丘陵、山區,處處碩果累累,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味道。肥沃的土地上,一群青年職業農民以田野為青春起跑線,從躬身學習,到掌握農業生產要領,再到躋身農業生產的“帶頭人”,耕耘著屬于“新農人”的田園牧歌。(9月27日 《新華每日電訊》)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40多年前,農村改革拉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大幕。40多年后的今天,我國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后,又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不僅彰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也說明“三農”問題始終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根本問題,不僅事關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 然而,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人口大國來說,鄉村振興既是發展的基礎性問題,也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工程,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讓人高興地看到,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完成,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農村創業環境全方位地改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斷為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這些滿懷抱負的年輕人,從城市走向農村,正將所思所學實踐于田間地頭,在廣袤田野上書寫著他們的青春故事。這些熟悉鄉情、熱愛農村、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正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家鄉這片熱土,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嶄新活力。這些懂技術、善經營的年輕人,不僅在田野中相識,在交流中相互了解,而且投身農業的共同理想,又激勵他們從單打獨斗,走向聯合互助,一起在市場經濟巨浪中搏擊前進。 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新時代的農村更沒有辜負這些歸鄉旅人的理想抱負,廣袤的田間地頭也正成為他們施展才華的天地。尤其是成長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農人”,與其父輩相比,他們不僅具備高學歷,而且懂管理會經營,甚至擅長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等來帶動地方發展。正如一位地方老干部所說:這些曾經從鄉村走出去工作、學習、生活,現在又回到家鄉就業創業的青年群體,他們帶來的新知識、新理念、新風尚、新技術,不僅是農村持續發展的硬支撐,更是激發當前鄉村振興的澎湃動能。更令人贊賞的是,在程子昂、武祝琴等這些“新農人”的影響和帶動下,又有越來越多的像霍佳麗這樣剛畢業的年輕大學生也逐漸出現在廣闊的農村大舞臺上。這也昭示著廣袤的農村成了廣大青年名副其實的創業就業的新“藍海”。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期待各地繼續做好相關服務和保障工作,讓更多的有志在農村發展的青年朋友們在國家政策支持與鼓勵下,扎根家鄉、創業就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加速器,與父老鄉親一道為建設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奮斗!(劉純銀)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