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走出去”折射科技創新上臺階
2022-09-28 10:17:02?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光明時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8月我國汽車出口再創新高,單月出口量歷史上首次超過3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去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一直表現亮眼,2021年全年汽車出口總量較十年前翻了一番,其中新能源汽車是核心增長點,正成為拉動中國汽車“走出去”的重要引擎。 中國汽車“走出去”持續發力的背后,是中國科技創新上臺階、求突破的強力支撐。汽車是重要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產業關聯度高,規模效益明顯,是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無法繞開的關鍵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曾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自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發布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政策指引下快速發展,關鍵技術領域創新研發活躍,產業鏈供應鏈日趨完備,正逐步成長為世界新能源汽車的創新高地,極大地提升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產業“從0到1”的跨越式演進,是新時代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交匯融合的戰略機遇,強調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經過不懈的努力,十年間科技創新事業不僅收獲了一批前沿領域的頂尖研究成果,并且同經濟社會建設的聯系也日益緊密起來,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社會發展方式因科技創新的助力變得更加健康可持續。 國產汽車在國內、國際市場交出的成績單日漸亮眼,說明聚焦前沿科技強化基礎研究、為創新驅動發展筑牢戰略支撐的路子走對了。基礎研究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的源頭和基石。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將提升基礎研究的原創性前瞻性引領性作為重要任務,瞄準前沿領域,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在事關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的核心領域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基礎研究經費增至十年前的3.4倍。“嫦娥”奔月、“天眼”探空、“九章”問世……一大批重大基礎研究任務取得突破,我國基礎研究實力大幅提升,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擴大產業技術源頭供給提供了戰略保障。 新時代十年,我國接連出臺了一系列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更加充分的釋放,認同感向心力不斷增強。近年來,我國不僅研發人員規模穩居世界首位,并且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從聯通南北橫貫東西的大國工程,到變荒漠為沃土的農業科技,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為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發揮了無可替代作用。這在汽車研發方面當然有所表現,市場也給予了積極回饋。 十年來,科技成果轉化步伐進一步加快。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活力和熱情被進一步激發,截至2021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達33萬家。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助推了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一大批技術應用落地,太陽能光伏、風電、新型顯示、半導體照明、先進儲能等新興產業規模進入世界前列,科技成果正快步從實驗室走向產業發展第一線。 新時代十年,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過去我們視為短板弱項的產品、行業所取得的發展成績令人振奮,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走自主創新道路的強大信心。當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運行面臨多重挑戰,我們更應當保持戰略定力,搶抓發展機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為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再接再厲。計長遠謀大局,唯有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經濟社會發展才能獲得不竭的動力源泉。 (作者:趙家寧)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