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著力”刻畫科技創新發展新藍圖
2020-12-08 09:56:1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聽取推進科技創新有關情況匯報并部署下一步工作。(12月7日 新華網)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受到疫情傳播、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等多方面影響,不穩定、不確定性愈發加劇。“十三五”時期,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廣泛開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加快。但是我們依然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科技創新依然存在大而不強、頭重腳輕、缺芯少魂等問題,新的歷史階段更應該貫徹新的發展理念,是要在創新中破局開路。 著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避免頭重腳輕,就要從基礎做起,基礎研究是一切科學技術的源頭,是原始創新的根基,也是產品和裝備升級的支撐。夯實創新基礎,才能逐步補足短板,避免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囧境,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們的基礎研究水平。加強創新基礎建設,還要注重培養氛圍,要著眼長遠、超前布局,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自由探索、厚積薄發,實現突破性發展。 著力以改革更大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科技創新要尊重科學規律,更好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創造性。持續深化科技領域改革水平,打破舊制度的桎梏,充分調動科研團隊、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讓專業人干專業事,人盡其用、潛心研究。完善成果評價制度,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人才導向,才能祛除科研技術領域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風氣,讓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受論文、獎項的羈絆,輕裝上陣、心無旁騖,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著力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和強大動力,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和關鍵體現。要加大對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激勵力度,推動更多實際成果投入市場,刺激經濟社會消費提速。鼓勵和推動社會化、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發展,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保障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更加高效有序。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風險與挑戰,我國經濟社會和民主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抓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慢不得,也急不得,遵循科技發展規律,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終能逐漸抵達遠大而雄偉的目標。(劉紫鵬)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