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的職業千千萬萬,很多都需要持證上崗:律師、醫生、教師、會計……如今,甚至連為人父母這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也要執證上崗了。昨天,杭州市某城區發出了國內第一張星級家長執照,開創了家長持證上崗的先河。據了解,星級家長執照是該城區推出的家長成長工程,面向全區0到15歲孩子家長,目的是利用方便易學的碎片化學習方式,使家長得到自我提升。 家長還要考“執照”?猛一聽,覺得是個育兒理念,頗有啟發,細細一想,則不免五味雜陳:考到家長執照,就能證明是合格父母嗎? 一般意義上,“執照”是一種資格認定。社會上存在的各種考執照,都帶有具體的目的性。考駕照是為了開車,考律師證是為了上法庭捍衛法理。考“家長執照”呢?難道是為了當家長?這一問,就問出一點荒唐來了,是不是?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最高物種,生兒育女是自然權利,是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固有的權利,并不由法律或信仰來賦予。就好比一個人的出生,他(她)從溫暖的子宮來到人間,就有了生存的天賦人權,作為一個人的生存,難道需要資格論證嗎?那些沒有考取“家長執照”的人,就沒有生兒育女的權利了? 但凡世間男女,只要生育了孩子,他們就是天然的家長。做家長是一個人生課題,永遠需要學習,但家長的資格不需要認定。 很多年前,在我國南方地區,曾經盛行過“家長執照”熱?!凹议L執照”在國內,最初由一些早教機構提出來,家長們通過早教機構提供的培訓課程,學習孕前和孕期知識、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家長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等。課程結束后,早教機構會對家長進行相關的測試,家長若通過了就可以獲得執照。這樣的“執照”,由教育培訓機構頒發,我們大可以看作是一種營利手段和方法,誰都不會當真。但如果由教育主管部門牽頭來做,會有什么感受和后果呢? 把家長看作一種職業,是在矮化家庭教育。教育的終級目的是“育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愛人”。無論怎么出題,執照考的多是知識。 為人父母,做人家長,那不該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終身關照,是一個終身互相學習的過程。所以說,好父母不是培訓機構教出來的,更不是執照證明出來的。做父母與做人一樣,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而非浮夸表演。養育孩子先滋養自己,言傳身教勝過一切理論,有了“好好學習”的家長,自然有“天天向上”的孩子。 我們知道,杭州作為中國東部的發達城市,基礎教育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即便這樣,優質教育資源依然短缺,比家長執照更為緊迫的事情恐怕遠遠不止三、五件。回過頭來再看家長考“執照”,是真的負責還是有浮夸的成分?不解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教育問題,卻為這種看上去很美好,實際卻帶有商業性質的炒作站臺,教育主管部門的作為,似乎有點拈輕怕重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