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需要盡快將立法打擊“醫托”提上日程,加大打擊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對于雇用“醫托”的醫療機構也應追究責任,將其納入違法失信“黑名單”,情節嚴重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從源頭鏟除“醫托”賴以生存的土壤。 3月28日,一條“護士怒斥醫托”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值班護士發現“醫托”后大聲呵斥:病人都哭了,你還騙人錢!然后抓住“醫托”的手,并聯系保安將其帶走。很多網友稱這位護士為俠女,“為大俠點贊”——據3月29日《現代快報》報道,此事3月26日發生在江蘇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護士怒斥醫托的正義感和勇敢精神值得肯定,但光靠怒斥顯然不能讓醫托銷聲匿跡。不過,視頻中護士有一句話擊中了要害,“你們就是鉆國家法律的空子”。 近年來,一些地方“醫托”現象愈演愈烈,關鍵原因在于法律法規中缺乏制約條文,沒辦法對“醫托”進行有力的處罰。一個尷尬的悖論是,幾乎在每個大城市的大醫院附近,都有醫托出沒,但翻遍現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卻找不到明確打擊醫托的支撐。 早在1998年,原衛生部、公安部就聯合下發《關于清理整頓非法醫療機構、嚴厲打擊“醫托”違法行為活動的通知》,對查獲的充當“醫托”行騙的違法人員,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19條和第23條的規定,由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處罰。然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相關規定針對的是“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醫托”的危害顯然不僅是擾亂醫院秩序,更在于使病人遭受經濟損失,甚至可能延誤疾病診治。而警告、拘留、罰款的治安處罰,恐怕難以讓“醫托”有所忌憚。 2015年,江蘇無錫市惠山區法院曾審理“醫托”詐騙系列案,35人被判刑,引發社會關注。不過,以詐騙罪打擊醫托也有局限性。虛構事實、數額較大是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但在現實中,雇“醫托”的往往并非非法游醫,而是一些有資質的民營醫院、小診所,“醫托”行騙得手的報酬一般也就是幾百元,夠不上詐騙罪立案標準。 法律懲治的缺位,愈發讓一些“醫托”有恃無恐,有的前腳從派出所出來,后腳就重操舊業。醫院對此也是束手無策,俠女護士所在的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曾現場抓獲一名“醫托”,其一天內寫下了82份保證書,卻照來不誤。 解鈴還需系鈴人。“醫托”鉆的是法律空子,治理“醫托”就必須填補法律漏洞。近年地方兩會上,代表委員呼吁立法打擊“醫托”的呼聲日漸高漲,有關部門需要盡快將其提上日程,加大打擊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同時,對于雇用“醫托”的醫療機構也應追究責任,將其納入違法失信“黑名單”,情節嚴重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從源頭鏟除“醫托”賴以生存的土壤。 |
相關閱讀:
- [ 03-30]治理醫托 單靠俠女護士還不夠
- [ 03-30]要打擊醫托,但也別放大“俠女護士”
- [ 03-30]怒斥醫托的護士具備哪些潛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