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快遞業包裝一個綠色的歸宿
2017-03-13 08:44:3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300億件、同比增長53%,繼續穩居世界第一,預計到2020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將達到700億件。與之相對應的一項數據則令人擔憂,有關調查顯示,快遞業中快遞包裝實際回收率不到10%,絕大部分被直接送進垃圾場填埋。(3月12日 《工人日報》) 一件快遞,根據快遞商品的不同,一般會有運單、封套、紙箱、塑料袋、編織袋、膠帶和緩沖物7大類包裝。快遞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是不斷發展壯大的電商經濟,一方面也面臨著快遞包裝所產生的廢棄物回收率不足10%的事實。這與快遞業迅猛發展的形勢,以及環保要求相背離,已然成為快遞業的負擔和“污點”。 據相關數據顯示,僅2016年快遞業務300億件快遞產生的包裝垃圾,或者被填埋,或者被焚燒,成為徹底污染環境的負擔。環保學上講“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對于快遞業所產生的包裝垃圾而言,現在卻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成為快遞業健康發展的羈絆。 目前來看,一些塑料包裝是不可降解的,有的塑料包裝甚至是有毒的,其他的紙箱、編織袋等多數也被視為垃圾簡單處理掉。2015年,我國快遞業共消耗快遞運單約207億枚、編織袋約31億條、塑料袋約82.68億個、封套約31.05億個、包裝箱約99.22億個,僅包裝使用的膠帶總長就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可以想象,繞地球赤道420多圈的“包裹”,會讓地球多么不堪重負。 為了優化傳統經濟發展,人們提出加快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對于快遞業包裝而言,這條路子同樣“適銷對路”。倘若從根本上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不僅會讓快遞業輕裝上陣。同樣,因為快遞包裝業的環保優化,也會提升和延伸相關產業鏈條,進而衍生出巨大的經濟利益。 國家進一步鼓勵和支持“互聯網+”,將會推動快遞業的大發展,客觀上也呼喚快遞包裝吸取傳統銷售包裝泛濫成災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加快對快遞包裝進行自我革命。十幾年前的禁塑令,本已執行的步履維艱,受海量增長的快遞包裝沖擊,落實起來將更加困難。 我國已經是快遞大國,但不能成為快遞污染大國。快遞業要強,必須要甩掉包裝垃圾這個負擔,必須堅持走經濟、環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此前曾有快遞公司嘗試過對快遞包裝進行回收,但因經濟成本過大,回收事宜只能告吹,這確實是對快遞業包裝“三化”提了一個醒。 給快遞包裝一個綠色的出路,既需要快遞企業加大投入力度,也需要國家在稅收、資金等方面,給予快遞包裝處理系列政策支持,讓快遞企業或相關下游企業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快遞包裝減量化、無害化甚至是資源化的進程當中。應該以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基礎,進一步優化快遞業包裝管理規定,嚴格落實到位,堅持有保有壓,增強快遞行業和上下游相關行業的積極性,逐漸禁止不可回收、不可降解快遞包裝,加快推廣綠色包裝,使快遞業不僅快起來,還要綠起來,發展前景紅起來。
|
相關閱讀:
- [ 02-28]讓快遞小哥有保障有尊嚴
- [ 02-28]禁寄品新規重在落實與執行
- [ 02-28]增加禁寄物品讓快遞業健康發展
- [ 02-27]貴重物品快遞受損亟待“規矩”保價
- [ 02-24]靠打價格戰,快遞業難迎“第二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