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科技部的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預計2016年科技進步貢獻率增至56.2%,新動能成長速度和作用超過預期。科技創新,對中國經濟繼續走在世界前列功不可沒,更讓人們對站在新起跑線上的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科技創新,可謂2016年展示中國綜合國力的亮麗名片。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史上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這些“世界第一”的重大科研成果彰顯中國科技在某些領域的領跑姿態;“太鋼集團終于造出圓珠筆頭,有望完全替代進口”的消息一出,朋友圈立即被刷屏,為中國制造的突破而振奮;關于“中國目前是否適宜建大型對撞機”,從科學家的專業辯論變成公共話題,顯示公眾對科技創新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我國科技創新正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科技創新,從“跟跑”到“并行”“領跑”,是一段艱辛漫長的征程,挑戰重重。一個突出表現是,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許多產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加利福尼亞蘋果公司設計,中國組裝”,這是由印在“蘋果”產品背后的一行英文翻譯而來。對于懷揣創新型國家夢想的中國來說,這行字值得深思。 科技創新,時不我待。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來培育發展新動力、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支撐民生改善、保障國家安全。 值得欣慰的是,我國目前進入國際上所謂的“創新活躍期”,也比任何時候都有條件實現科技創新的飛躍。國民收入穩步增加,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教育水平和人力資本素質持續提升,經濟具有持續向好發展的巨大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綜合國力將再上新臺階,必將為科技創新的加速突破提供堅實基礎。 努力!變創新“跟跑”為“領跑”,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放眼未來,只要我們堅定改革決心,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堅決摒棄短期行為,科技創新必將助推中國經濟核心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