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的4192公斤“最大份揚州炒飯”,曝出被當作垃圾運走、被用來喂豬,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26日宣布,因存在浪費食物情況,該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無效。隨后,揚州市旅游局微博發文稱,活動不是其主辦,但存在監管和服務不到位的責任并道歉。(10月27日《羊城晚報》) “最大揚州炒飯”成了豬的美食,這樣失敗的紀錄算不算浪費糧食? 其實,這要看怎么理解。 一方面,糧食不僅是人的口糧也是家畜、家禽的“副食品”。咱們都知道,現在的畜(禽)類動物,有些命運不錯的,成為人類的寵兒,沒有經過細加工的糧食,根本就不足以刺激起這些小畜生的味蕾。說句不好聽的,它們的生活條件比我要好多了。從這種意義上理解,揚州炒飯喂豬,也談不上什么浪費,最多也就是給豬們改善了下伙食,這和習慣了粗茶淡飯的我,吃點小龍蝦也沒啥區別。 炒飯喂豬視為浪費的邏輯其實是物資匱乏年代,人類生存權高于動物的思維,在糧食并不是稀缺品,甚至產量非常豐富的年代,大部分人類(至少揚州人民)沒有了饑餓的困擾,這種由饑荒時代延續下來的思維習慣,是不是還具有天然的正當性,值得懷疑。尤其作為一種商業宣傳投資,假如我們把糧食(炒飯)換作金錢,揚州方面花錢請明星助陣,要達到同樣的宣傳效果,一定不是10余萬元可以搞定的。很多人一看到這樣的現象,首先想到了災區,習慣性敘述前綴是“貧困地區的孩子都吃不飽肚子”,然后便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道德指控,其實是非理性的。道理不必多說,這種指控可以萬能的套用在一切稍微鋪張的事情上,當然它的對象一定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不過,話說回來,咱們所言的浪費其實有一個更寬泛的外延,對人力、無力不合理的使用也是浪費的一種形式。若是單純的商業炒作,那是企業自己的事情,也倒罷了,但整個事件不是幾個企業家可以獨立搞定的。包括揚州旅游局、衛生局、技術質量監督局在內的政府部門都參與其中,不說是這一事件的主導者,至少是協辦方,確實起到了為這次活動站臺的作用,這也是當地旅游局出面道歉的原因。揚州旅游局當然具有宣傳本地旅游業的職權, 但與商家的合作還是應該謹慎而行,至少從形式上必須具有正當性,能接受輿論的質疑。 揚州炒飯申請吉尼斯紀錄,也不是單獨的商業活動,而是一整套包括向“揚州建城2500年獻禮”、“揚州炒飯新標準”等一系列有政府牽頭宣傳活動的一部分,本身由政府主導的揚州炒飯“新標準”被輿論認為是職責錯位、違背市場規律、干擾市場自由,早就被批的體無完膚,揚州炒飯申吉失敗不過是火上澆油,讓人們坐實了這種指控。 糧食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地方,在于我們目前仍然處在農業現代化文明的前時代,農民的勞動與生存現狀仍然是艱苦與艱辛的。而糧食成為一種透視億萬農民的符號,寄托了人們對于土地和農民的情感,這不是矯情而是對于土地的敬畏。因此,我個人的觀點是,以糧食為載體的企業宣傳行為,不必過分解讀,而作為有著復雜背景,多方利益糾纏其中,有著政績目的、權力色彩的官方(參與)行為(食品衛生部門、技術質量監督部門在場的“炒飯活動”,結果只能用來喂豬,這不很能說明問題嗎)尤其作為廣被詬病的“獻禮工程”,這算得上一個不道德的禮物。 |
相關閱讀:
- [ 10-27]最大揚州炒飯是民間形式主義
- [ 10-27]“揚州炒飯新標”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福音
- [ 10-26]“揚州炒飯”的看點并不在于飯
- [ 10-26]怎樣正確分出150公斤過期揚州炒飯
- [ 10-24]給揚州炒飯定標準,是不是“閑得慌”?
- [ 10-23]對“揚州炒飯”:政府定標準合理性何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