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普通話不宜“霸王上弓”
2015-09-17 10:46:4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公務員、老師上班還講方言,小心被“扣分”!本周是全國第18個推普周,主題為“依法推廣普通話,提升國家軟實力”。記者昨日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剛剛出爐的《江蘇省縣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情況監測指標體系》近期將下發?!氨O測指標”明確公務員普通話水平應達三級甲等。(9月16日《揚子晚報》) 不言而喻,倡導普通話是必要的,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多種方言并存的國家,倡導普通話有利于提高語言交流的效率,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在國家層面,對普通話基本上處于倡導階段,還未上升到強制使用的法律層面。對于地方尤其是南方地區而言,說方言的百姓不在少數,也習慣了說方言,對馬上說普通話還不太適宜,像一些年齡大的公務員講方言慣了,要求他們馬上講出一口較標準的普通話是為難了他們。若對他們講方言予以“扣分”,顯然會有不少的公務員要“下崗”培訓,這豈不要影響正常工作秩序?因而,對于推廣普通話,應當逐步推進,不可操之過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也算是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的一種體現吧。 至于公務員、老師上班是否必須講方言,一旦講了方言,是否必須“扣分”,這似乎需要具體分析。對于某些行業的人員,如媒體播音員、新聞發言人、教師等,必須講普通話,而且應當標準,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行業人員,如果不是在正式的官方或禮儀場合,就不一定非要求講普通話。如,公務員、老師之間的內部交流,講講方言,妨著了誰?何罪之有?公務員下基層,對習慣于講方言的基層百姓不講普通話而講方言,反倒拉近了距離,體現了親民的作派;若是一本正地講普通話,基層百姓反倒覺得別扭,反倒可能產生陌生感。另外,對公務員、老師上班還講方言,要“扣分”,似乎不妥。如此規定征求了公務員、老師及公眾的意見沒有?沒有征求意見就匆匆推出如此規定,有權力任性之嫌,反倒可能引起輿論的質疑,影響普通話的推廣普及。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