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家訪”只是時代發展的階段性產物
2015-09-11 08:14:3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型社交關系的出現,讓傳統實地走訪的家訪形式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隔空”的溝通與交流。家校、師生、家長之間聯絡方式的快速改變,是否讓以感情溝通為紐帶的師生親密關系變得疏遠?微信、QQ聯系更高效便捷,傳統家訪更深入更利感情溝通,到底哪一種師生家長聯系方式更合適?(9月10日 南方日報) 新型家訪是附加于網絡社交平臺的新功能,就像網絡課堂一樣,雖然沒有面對面的交流,但是只要用心,其效果未必就不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新事物向各個領域滲透是必然的,對于這一點我們不應一味批判、抵制,也不可一味點贊。需理性分析其利弊,讓其以正常的發展進度來適應社會的發展速度。 新型家訪的出現,當然是得宜于移動互聯網普遍應用,它更適應當代快節奏生活和實際教學活動的需要。傳統的教師上門家訪,是否給受訪家庭造成困擾我們并不知曉,但是對于不太善于溝通的老師來說,肯定是有極大的壓力。而“隔空家訪”卻恰好能夠避免這種尷尬,雙方都可以更加直截了當的表明態度,提高了溝通效率。 新型家訪更大的優點在于及時。學生的問題,老師可以及時反饋家長。家長的希望也可以隨時與老師溝通,大大減少了傳統家訪“等老師上門”的焦慮。而問題的及時反饋,對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有一定的促進、優化作用。立行立改,打破教育滯后引發的衍生怪圈,無論是對學生、家庭還是學校,都是有利而無害的。 其實對于新型家訪的流行,我們沒必要過分探究其利弊。它不過就是時代的階段性產物。隨著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技術的進一步推進,為適應學生、家長的新要求,還會有更新的互聯網應用出現也說不定。只要對學生沒啥不利影響,老師和家長覺得怎么方便就怎么來,不也挺好嗎。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