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乘客投訴有高鐵變相強制消費,如果坐在餐車里,就必須買一杯價值88元的茶水。根據記者體驗,確有乘務員屢次推銷,不買就不許坐,結果不少人只好買下“一次性紙杯盛著”“飄著一小撮茶葉”的高價茶。有乘客吐槽,站票喝杯茶,不如買一等座了。高鐵亂象,緣何頻頻上演? 多數民眾對此表示憤怒和譴責;可也有人會問,一個愿買一個愿賣,為什么不行?殊不知,看似平等的買賣,其實蘊含著不平等的契約。一則壟斷在先,乘客在火車上只有餐車可買茶,沒得選只好被動接受天價;二則合同條款不清,餐車必須喝茶、吃飯,否則不讓坐,這在乘車前并未告知,連接受投訴的客服對此也語焉不詳;三則交易帶強迫,三番五次的“轟炸”,軟磨硬泡的營銷,換了誰面子上都過不去。 出門在外,大家都圖個心里舒坦,不少火車上的買賣都利用了這種心態。比如,三令五申的普通礦泉水、平價盒飯,經常就“買光”“斷貨”,事實上強迫乘客掏腰包、買貴貨。在既有交通運輸格局下,鐵路是很多人難以替代的出行選擇,遇到這些強買強賣行徑,也只好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換做以往的“鐵老大”時代,這事可能還好“理解”,畢竟政企不分、“衙門氣”總難免。可如今,政企已分家,鐵路總公司的企業化運營已有一段時間,再出現類似行徑,再讓乘客的出行傷錢又傷心,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無論如何也要給個正式說法。這本念歪了的高鐵生意經,是時候叫停了。 企業就是企業,壟斷也好、競爭也罷,都要循規則、遵法治來經營。既然鐵路行業天然壟斷,那就要天然受到監管與規制,必須收取費用的項目,事先都要一一論證、公之于眾,這在大數據的今天,沒有那么難。試想,如果能在買票的同時,顯示出這一趟列車上可供選擇的食物、餐點,包括的數量與價格,甚至可以在購票時一并買下,該會有多方便?又會給企業帶來多少利潤? “企業唯一的定義就是創造顧客的組織。”重溫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這句名言,感慨良多。在一些領域,私營企業逐利而生存,在競爭壓力下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揣摩、實現、引導顧客的需要。相比之下,一些領域、特別是壟斷領域的國企,亟待改革的服務品格著實不少。 即將拉開大幕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一個重要的方向是堅持為全民福祉而改革。鐵總,作為全民出行的依托,趕快叫停這出“88元茶座”的荒唐戲,堂堂正正地搞經營、明明白白地做服務,是我們共同的期待,也是國有企業重塑公信、贏得新生的最后契機。 如今,政企已分家,鐵路總公司的企業化運營已有一段時間,再讓乘客的出行傷錢又傷心,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這本念歪了的高鐵生意經,是時候叫停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