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放貸開“地圖炮”,福建人很受傷
2015-07-31 07:13:44??來源:東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銀行放貸豈能開“地圖炮” 莫開偉 【銀行如果因此形成信貸地域性歧視,并暗地實施聯合“封殺”手段,既有失銀行經營水準,且違背信貸原則。】 據媒體報道,“不向福建人提供貸款”似乎已成上海一些銀行“潛規則”。即便已落戶上海,但因身份證號碼頭三位數350,也會被上海部分銀行工作人員拒絕房貸申請。 消息顯示,銀行拒絕給福建人貸款的原因可能是幾年前,很多在上海從事鋼貿生意的福建人向上海銀行騙取巨額貸款,后來無力償還,形成大量壞賬,大都關門跑路了事,讓銀行討債無果,損失慘重。據《上海證券報》2013年報道,據估計,福建寧德信用卡逾期的鋼貿商少說也有數萬人,額度達幾十億元。由此看來,銀行的確受傷不小,形成“一朝被蛇咬”的心理陰影,也讓人容易理解。 但銀行如果因此形成信貸地域性歧視,并暗地實施聯合“封殺”手段,既有失銀行經營水準,且違背信貸原則。 銀行貸款被騙并蒙受損失,是值得同情,畢竟信貸是銀行經營獲利的大頭,防范信貸風險是銀行生存發展根基。但在某一個時期因某些地區的人貸款形成損失,而就對該地區或從該地區走出來的人都產生貸款歧視,無論如何都違背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理念和信貸運行規則。 而且,即便已有貸款形成損失,銀行要做的應該是加強自身風控建設,而不是把貸款損失怨氣都撒在某些地區某些人的不守信用上。 鋼貿商能從銀行輕易騙取巨額貸款,足以表明銀行沒有嚴格認真審核貸款者資質和堅守信貸風險防范底線。上海部分銀行動輒對鋼貿商信用卡額度高達幾十萬甚至百萬的過度授信,埋下了貸款損失禍根。說句“馬后炮”的話,如果當時放貸銀行都嚴格把關貸款條件、認真研究鋼貿市場行情,又怎會落得貸款損失的結局? 此外,現有商業銀行貸款條件,不外乎要求貸款人提供收入證明、房產及其他表明貸款者具有償還能力的證明。同時,符合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并考察貸款者是否有不良信用記錄;并沒有對貸款對象是哪里人作出規定。可見,只要貸款者符合上述條件,無論他是哪里人,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都應進入正常審批流程,銀行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上海部分銀行對貸款對象區域性加以限制,實施信貸歧視和信貸封鎖,顯然與銀行現有信貸政策及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相悖,且制造了人為信貸不公,使某地區講誠信、需要貸款且符合貸款條件的人求貸無門,無疑加劇了民眾信貸難度。 銀行對某一地區民眾形成不講誠信的“呆板”印象,與現實相比,顯得荒唐可笑。因為人們誠信觀念和水平是與一定階段教育水平及經濟發展狀況相聯系的,具有很大可塑性;隨著民眾接受教育增多、法治水平提高及社會經濟發展,民眾誠信狀態是可逐步好轉的。一個地區部分人不誠信不能代表所有人不誠信,過去一個時候誠信狀況差也并不表明現在誠信狀況就差,一棒子別打死所有人,金融交易固然需要考核信用記錄,但是這種記錄里不應該包括地域歧視,放貸審核不能開“地圖炮”。(新京報@莫開偉) 相關評論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