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醫院暢通的、反饋良好的醫療信息渠道,醫托的根兒才能斷掉】 醫托傍上小醫院、黑診所,把病人忽悠過去后,幾十元成本的藥賣到上萬元。近日,北京警方偵破一起特大醫托詐騙案,抓獲涉案嫌疑人150名,其中醫托80余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60余名。 打擊醫托,不是自今天始。為啥和票販子、號販子一樣,打擊過后他們總能“春風吹又生”呢? 先讓我們慢動作回放一下行騙戲碼,看看騙術究竟是怎樣奏效的:先搭訕,再推薦醫院,偽裝病友說得了同類病就在某某醫院治好的,看完病后診所還通過電話回訪、郵寄藥品等方式繼續騙取錢財。看著簡單,內有玄機—— 病人的信息劣勢是第一個空子。上當受騙的多是外地來瞧病的,去哪個醫院看病,哪個醫生好,往往兩眼一抹黑。跑去大醫院一看,號掛沒了,也不知找誰咨詢。這時候有個熱心的病友、老鄉給你一介紹,溺水時候有根稻草,不由不伸手。 缺乏相關醫學常識是第二個原因。相信偏方治大病,于是病急亂投醫。對于所謂的病友現身說法也沒有抵抗力,更不用說,還有醫療機構人員的參與,“可信度”大大提高,結果著了騙子的道。 大數效應,更是醫托盈利的法門?,F在患者警惕性也高,也存著小心呢,但是,由于基數太大,哪怕十個里面騙著一個,也不少賺。 招數分析已畢,如何拆解呢? 消除信息不對稱是最關鍵的。預約掛號平臺、醫院醫生情況等求醫信息,得有良好的送達正路;正規的求醫信息,必須容易得到。這一招如果使好,醫托的根就斷掉了。有大醫院暢通的、反饋良好的發布渠道,誰去信一個鬼鬼祟祟的托兒?另外,不妨再學習一下銀行防金融詐騙的招:在顯著地方列出醒目的防騙警示。利用漫畫、圖片等通俗的形式,把案例、相關騙術介紹清楚了,就管用。 對于病人及家屬來說,也要提前查好相關情況,更要留根弦兒:哪有那么多老鄉、病友正巧讓自己碰上,哪有那么多偏方包治百?。縿e信巧事。 打擊絕不能手軟。特別是參與其中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不可姑息,還要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醫療機構平時要加強自查,衛生部門應時常監督、掌握情況,公安機關打擊的手段應該更靈活。雖然韭菜割了一茬又長一茬,但只要割得勤,它就長不大,不是嗎? |
相關閱讀:
- [ 07-10]打擊醫托,需要常態監管發力
- [ 07-09]“醫托”詐騙頻發凸顯醫療資源緊缺
- [ 07-08]醫托為何久禁不絕?
- [ 07-08]醫托“大戲”何以能堂皇上演?
- [ 07-07]醫托“組團忽悠”誰該反思
- [ 07-07]“醫托”坑人,如何醫治
- [ 07-07]整治醫托重在斬斷利益鏈
- [ 07-07]讓醫托行騙不再成打不死的“小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