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到底拿多少薪酬才合適
2015-03-16 08:29:1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聽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提到“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一線法官人才流失問題突出”后,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郝樹聲腦子里很快閃過一組數字:一些地級市中級人民法院庭長的年薪,不到10萬元,同一地區職業律師的收入,則往往不下于15萬元。(3月14日《中國青年報》) 不可否認的是,法官的確很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法官素質的高低影響到國官司法的公正。但如果說一個國家的司法公正完全靠法官來實現或擔當,那就是這個國家的悲哀。畢竟依法治國是個全民的問題,不是哪個機構哪個部門的問題,法院也僅僅是依法治國大聯動中的一個環節,它是依法辦事,行使的是國家賦予的司法權力。 就目前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整體水平來看,無論是司法部門還是其它政府行政部門,其實“日子都不好過”,前些日子要求漲工資呼聲較高的警察部門、政府公務員群體,他們的苦與累也是擺在桌面上可圈可點的,相信他們與在外創業的同學、朋友相比,收入肯定是差得多。如果都因為這種橫向、縱向收入比而產生情緒低落,國家這臺大機器還如何正常運轉? 當然,無論是法官還是警察還是其它司法部門,畢竟也是普通人,是普通人都必須面對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都希望自己的行業能夠受到國家、人民的重視,生活水平能夠在這個國度里成為較上群體,這點無可厚非。 但在兩會這個特殊的場合,呼吁司法體制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如何實現司法公正,如何司法于民,如何減少冤假錯案,這才是民眾對于司法改革的期盼,才是司法改革方向是否正確的評判,如果單單將司法公正的基礎放在提升法官待遇上,明顯偏離了民眾之所期。 法官到底拿多少薪酬才合適?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無論司法部門還是其它公務員隊伍,他們從入職的那天開始,肩上擔負的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社會人的責任,而是一個國家賦予的職責使命,這種使命感就注定了這個群體必須要以國家興亡為已任,以百姓安危、幸福為責任,只有當國家富有了、百姓幸福了,依法治國成為民眾共識,這片國土上的任何一個人還會為自己的薪酬發愁嗎? 所以,對于正在大踏步前時的中國,需要的不僅僅是高智慧的法官隊伍,更需要有甘于奉獻、經受得起外境誘惑的為民服務的公仆,總矯情于本行業待遇過低影響工作積極性,倒不如多些加大司法隊伍建設、減少冤假錯案方面的思考。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