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有委員將提交提案:“有10周歲以下子女的當事人,不適用協議離婚;有10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協議離婚前須讓子女表達其真實的意愿。”該提案建議修改和完善婚姻登記程序,審慎辦理離婚登記,并設置離婚熟慮期。有10周歲以下子女的當事人不適用協議離婚,你怎么看? 正方 協議離婚傷及孩子,大是不宜 這是個充滿人情味兒的提案。離婚關系到一個家庭的未來,孩子作為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夫妻雙方婚姻出現變故的時候當然有發言權甚至否決權。十周歲以下的孩子往往心智不全,其成長環境非常需要家庭溫暖,需要父母的關愛。為人父母者,念及孩子尚小,還是應該重歸于好。提恩暢 夫妻離婚表示一個家庭的解體,這樣的大事關乎家庭的每一位成員,而最易受到傷害的就是孩子,而子女又是無辜的,不論是判決離婚還是協議離婚,都需要尊重子女的意見,維護他們應有的權利,這也是對未成年人保護的一個切實體現。夏季2001 隨著離婚率的不斷飆升,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淪為單親家庭孩子,這些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已經引起人們乃至于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給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如何確保這些孩子的權益不受到傷害,從法律上有效地抑制和規范被濫用的婚姻自由,無疑是最好的方式。蕭春融的微博 設置離婚熟慮期,并在子女年齡尚幼時禁止協議離婚有一定合理性和必要性。小妹春節期間就差點兒離婚,小兩口不聲不響正協議離婚,得虧發現得及時,經過調解兩人和好如初。真不知道,如果他們離婚,才一歲的孩子該怎么辦?兩人以后的生活會怎么樣?離婚非兒戲,需慎之又慎。付楷 反方 不予離婚于法無據,傷人更甚 想用子女套牢婚姻雙方,根本無濟于事。一方已經無心在家庭上了,另一方卻拿著一紙婚書想捆牢婚姻,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已經死亡的婚姻,就不要以孩子的名義來實施無謂的婚姻復蘇手術了,還是做好善后工作,最大程度上保護孩子的利益來得切實可靠。王曉帆帆 想知道提出10周歲年齡界限的依據是什么?為啥不是16歲、18歲呢?如果當事人有兩個孩子,一大一小,又該依據哪個?查閱了《婚姻法》中關于離婚的相關條款,沒有一條涉及孩子年齡,“感情確已破裂”是實體性規定,是準予離婚的法定條件。其他于法無據,不足為憑。奧格了 婚姻如果破裂了,再維系它,實際上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是不利的。試想一下,孩子在一個充滿了冷戰或熱戰的環境里生活,是多么的殘酷,維持下去對孩子的傷害只會更深。大人選擇協議離婚,實際上也是選擇了一種對孩子傷害最小的方式。石家莊老錢 因為孩子的緣故協議離婚不成,對于那些執意要離婚的夫妻,他們還會走起訴離婚的路,經過法庭的調解和長期等待,如果夫妻感情確實已經不存在了法院還是會判離,這個過程對孩子的傷害更大。結婚自由離婚也同樣自由,對孩子的愛不應因離婚而改變,相信為人父母都能處理好孩子的事情。雨娃同學 丹雪說法: 曾經是婚姻結晶的孩子,在父母婚姻失敗后,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殘缺的家庭里,很難有無憂的童年,更難有純真的笑聲。讓幼年的孩子承受婚姻破碎之重,著實是家庭之痛,親情之痛,社會之痛。尤其是離婚率不斷破紀錄的當下,心事重重的童年正成長為一個群體的灰色痕跡。委員有此提案,實屬理性社會責任感的感性表達,為人父母者當熟思之。但婚姻自由又是法定權利,父母在個體自由與維護孩子世界的完整之間,如何取舍,是對其責任感的驗證,更是對人性的考驗。在法律條款不變的前提下,可以把這個提案作為對離婚主張者的附加條款,使其在財產、子女撫養權方面做出某些讓步,也是法律倫理和社會倫理之間的暫時平衡。 |
相關閱讀:
- [ 03-03]限制協議離婚有礙婚姻自由
- [ 03-03]保護孩子不能靠限制父母離婚
- [ 03-03]為兒童利益限制離婚,值得商榷
- [ 08-26]《離婚律師》遭律師吐槽:電視劇要當科教片看?
- [ 08-18]限號離婚:一個尷尬的“土辦法”
- [ 08-18]離婚限號排完不辦怎能踐踏自由
- [ 08-18]聽《離婚律師》講“中國式離婚”
- [ 08-18]離婚“限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