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官都能成億元巨貪,當查抄的現金都要用噸來做單位時,這樣的新聞不能不刺痛國人的神經。可以想見,這些巨額贓款除了公開勒索而來之外,很大一部分是打著人情往來的旗號斂得的。 這樣的“人情”貪腐到底有多頑固?近日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最新反饋意見中指出,利用節慶及婚喪嫁娶收受禮金這一問題仍在多個被巡視地區和單位存在。自中央八項規定發布至今年9月30日,全國共查處問題6萬多個,其中“大操大辦婚喪喜慶”、“收送節禮”的“案發率”排名第四,5000余名干部因此被處理。反腐高壓之下,仍有這么多人頂風作案,確實證明惡習是有慣性的,何況它還戴著“人情”的面具。在我們這個人情社會,它顯然還有些冠冕堂皇。當有公務員抱怨過中秋都沒月餅,結婚都不能請客時,言下之意:規定不近人情。那么,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情? 我想起孔子送禮的故事:孔子與學生子路等去郯國途中,遇見了當時天下聞名的賢士程先生,兩人傾蓋交談相見恨晚。孔子對子路說:“你去拿一捆帛來,我要送給程先生。”叫了兩次,子路都不動彈,說不合規矩。孔子嘆道:“程先生這樣的人,我以后恐怕再也遇不見了,拘泥什么呢?”他是慕美德如慕美人啊!南朝孔琇任臨川太守期滿后,給皇帝送的禮是二片干姜,因為他為官清明;明朝魯鐸給其老師大學士西涯先生送壽禮,居然是半條枯魚。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人情往來講究的從來就是“禮輕情意重”,是以品相交,超越功利!孔子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大意是說,禮以敬為重,玉帛是禮的文飾,只用來表達敬意而已,不能重于物而輕于敬啊!但“禮儀之邦”的習俗在當下顯然被嚴重庸俗化了,“不送禮無以成事”竟成了社會潛規則,而且越送越重越送越烈,一段時間成了個別官員斂財的途徑。實際上,那些送錢與收錢的人都心知肚明,這種請客送禮與人情沒有半毛關系,只不過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是權力尋租下的利益交換方式。 中央巡視組的通報表明,那些期望八項規定一陣風就過去的人該收起他們的貪欲了,黨紀國法都不可能允許他們做這種人情!剎住請客送禮的惡習,需要的不止是回馬槍,更是嚴規細則,讓官員的日常行為有規法可依。公務員作為“食民之祿”的公眾人物,在人情往來上必須以更嚴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們應該從王歧山同志視察的“六尺巷”得到啟示,放棄爭利之心;應該從人情的排場上超脫出來,讀一讀廉吏于謙的詩:“剩喜門庭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外,閑閱床頭幾卷書。”只有擺脫了功利化的人情羈絆,才能達至“不義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境界。 |
相關閱讀:
- [ 11-21]終結“人情貪腐”要把權力關進籠子里
- [ 10-22]別讓“人情往來”污染政治生態
- [ 09-29]“禮尚往來”入刑,撕破人情面紗
- [ 08-27]人情風俗不是腐敗的“遮羞布”
- [ 07-25]整治人情債,要公示不要“公式化”
- [ 07-09]別再給“人情保”案件查處“戴高帽”
- [ 06-19]清理“人情保” 不要留人情
- [ 05-19]人情消費,適可而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