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勇于創新贏得突破、以不懈創新贏得空間、以開放創新贏得進步,我們才能在藍天揮寫更加精彩的發展篇章】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16日,第十屆珠海航展圓滿落幕。從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亮相、殲—10殲擊機飛行表演,到自主創新產品收獲國內外上千億元訂單,航展在藍天之上,再次展現了中國航空航天領域沖上云霄、開放自信的力量與形象。 從1996年到2014年,伴隨著珠海航展前行的足跡,人們看到了中國航空業奮起直追的艱辛歷程,看到了一個開放、溝通、合作和展示自信的平臺日益完善。航展是一面鏡子,它見證了中國與發達國家在航空工業發展差距方面的深層次變化: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再到“同臺競技”,從“跟蹤發展”到“自主創新”,從“合作伙伴”到“對等合作”。展望未來,中國航空工業仍將通過這一平臺,發力追趕,實現與世界先進水平“并駕齊驅”的目標,讓航空航天的“中國制造”抵達新的高度。 實現這一目標的底氣,源于中國航空工業對自主創新的不懈堅持。這些年來,殲—10橫空出世、C919大型客機斬獲訂單、FC—31“鶻鷹”隱形戰機亮相等一系列突破,都源自航空工業圍繞自主創新的艱辛努力。和往屆陳列的實物飛機屈指可數相比,本屆航展中航工業集團參展真機就超過30架,創歷史新高,也讓觀眾見證了國產飛機正在從中小型飛機向大型飛機的歷史性跨越。“過去都是我們買別人的飛機,現在我們有這個技術、有這個實力,也該把飛機賣給別人了,而且中國的飛機一定物美價廉。”在展館里,看著國產飛機模型,多位觀眾發出了這樣的呼聲。 這份底氣,也來自中國航空工業借助市場力量、激發市場蘊藏的強勁活力。去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銷售收入近3500億元,航空產品占25%左右,其余是非航空業務的收入。一方面是航空技術依托民用產品賺錢,一方面是資金不斷回流支持基礎研究,通過這種軍民融合模式,自主創新得到了持續的資金和市場支持。 這份底氣,還來自中國航空工業深耕國際市場、堅持競爭合作的持續努力。航空工業是現代化大工業,企業如果只會競爭不善合作,路將越走越窄。正是十屆珠海航展堅守“競合”之道,打造“對等合作”的平臺,開啟了與波音、賽峰集團等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才能讓中國航空工業走向世界,在浩瀚天宇中搏擊長空、發展壯大。 當然,也要看到,作為航空工業后發國家,我們在發動機等核心技術方面,仍與歐美航空工業有不小差距。歷屆珠海航展見證了太行、昆侖、秦嶺、岷山、九寨等發動機自主創新歷程的推進,但在這方面發力追趕,未來之路依然布滿挑戰與艱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航空工業是托舉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在改革進入深水區之時,中國航空工業的歷史性跨越令人振奮,但還有不少高精尖技術領域的硬骨頭要啃、難關險隘要攻。惟有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以勇于創新贏得突破、以不懈創新贏得空間、以開放創新贏得進步,才能在藍天揮寫更加精彩的發展篇章。 ? |
相關閱讀:
- [ 11-12]開創中外航空航天合作新高度
- [ 10-24]別指望“地溝油變航空油”徹底解決問題
- [ 09-02]“我同意他們就能抽”,航空安全比權大權小?
- [ 07-25]確保航線安全,才有航空安全
- [ 07-15]廉價航空何時能與高鐵“齊飛”
- [ 03-06]航空企業如何在匯率雙向波動中自保
- [ 03-05]廉價航空迎來綠燈 服務可壓縮 安全莫偏廢
- [ 01-28]“天價面條”直戳航空服務“短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