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知名景區宣布上調門票價格。其中,麗江玉龍雪山門票由105元漲到130元,廣東丹霞山門票由160元漲到200元。統計顯示,國內5A級景區平均票價已邁入“百元時代”。中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發布的《2013年我國4A、5A級旅游景區門票價格分析報告》指出,我國所有5A級景區平均票價為109元,52.94%的景區門票價格在100至200元間,7.19%的景區門票價格在200元以上。(9月18日《中國新聞網》) 2007年,國家發改委曾下發通知規定“旅游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但景區門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漲”的怪圈,往往3年時間一到,景區調價的消息就不絕于耳。面對不斷上漲的景區門票價格,一方面,民眾叫苦不迭,發出“玩不起”的感嘆;另一方面,景區面對民眾對高票價的不滿,也以自身運營壓力大為由而大倒苦水。 對于景區門票漲價,我們不能排除通脹背景下經營管理成本上漲的因素,但應當認識到,在這背后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無法抑制的盈利沖動,以及現有體制下科學公平管理的缺失。 從根本上說,旅游景點屬于公共資源,所有權和使用權應屬全民共有。允許景點收門票,是為了維持景區的正常運轉,景點的真正價值是成為大眾化的休閑度假場所,而不是一些集團和部分人的牟利工具。旅游景點門票價格上漲不僅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壟斷行為,更使“看不起的風景”成為旅游市場的硬傷。 今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漲價或變相漲價行為。從近段時間來一些知名景區紛紛上調門票價格的舉動看,國家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還停留在“半空中”。 進入九月,著名的“雙世遺”福建武夷山景區推出了“一元游武夷”活動,總價610元的門票只賣1元;前不久,在廈門舉辦的第十屆海峽旅游博覽會,也采取了以展帶銷、以展促銷,免費送出不少福建4A級以上景區門票。從實際效果看,“舍”去的是一張門票錢,“得”來卻是旅游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城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提升。旅游業收入的增幅,明顯高于同期GDP的增速。 “十一”旅游黃金周即將到來,在景區門票漲聲一片時,我們應當給福建著眼“大旅游”,擺脫景區“門票經濟”的做法更多一些掌聲。從另一角度看,破解“看不起的風景”這道旅游市場硬傷,處理各方利益平衡,很多時候并不存在技術難題,而是需要觀念的更新和制度的突破。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