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興城市紀檢委16日晚間通報,針對近日網絡上曝光的村鎮干部“打白條”吃飯一事,紀檢監察部門經調查已對10名村鎮干部作出處分,并且將白條中所涉及的欠款全部返還給了飯店。(8月17日,新華網) 小吃部拿著178張白條三年討債無果,一朝被媒體公布之后就立竿見影。媒體本不是終結者,也無意扮演程咬金的角色,但最終熟悉的“事發-曝光-重視-處理”的循環劇樂此不彼地上演之時,觀眾們恐怕連抬眼皮的熱情都難再擠出一點點。 著名的“豬蹄白條”發生在某鎮上,而此次178張白條則是源發于某個村上,橫向對比起來,恐怕178張白條則更有典型性。我國政府的邊界是在鄉鎮一級,而村級這個層面,則更依賴于村民自治,其工作餐的開支就沒有上級政府那樣寬裕。而新聞中也有說明,“興城市各級政府早在2003年就作出了政策規定,要求村級財務由鄉級代管,村組不設招待費”,那在理論上本沒有打白條底氣的村干部們,是如何放開腮幫開吃的? 吊詭地還有,就是一個村里面的小吃部,前來簽白條的不僅有村干部,還有鎮干部,甚至還有市里的領導。但就大形勢來看,如今干部下鄉都是不搞特殊接待,吃住在鄉鎮,工作在村組,用餐按標準交伙食費。如此一一對照,某些到該村公干領導還需要加強自我的修行。 更有意思的是,看看伙食費的數額,參差不齊中透著一股讓人看不懂的玄機。最貴的780元,最便宜的不過53元。貴的是否超出工作餐的標準,還有待明察;而便宜的,是不是也順帶打個牙祭,恐怕也無從考證。只是最終紀委來調查之后,發現“打白條”中所欠飯費44576元,竟然還有4224元屬于重復計算。吃著喝著,都能把工作餐費用吃出筆糊涂賬來,這種跑冒滴漏,不啻于一個充滿著鄉土氣息的冷笑話。 一般來說,能掛靠到政府部門的餐飲從業者,內心那個美滋滋就不用言說,有的還迫不及待地貼上“公務接待定點餐館”。只是到了最終買單的時候,大快朵頤者的躲閃,多少讓老板們心虛不已。要等到事情曝光媒體,恐怕早已經是被逼到無路可選的地步,所謂的“買賣不成仁義在”也蕩然無存。當中央一再強調“舌尖上的節儉”之時,個別權力的最后一公里被口腹之欲給擠歪了軌道。 本沒有接待權限的村級干部,卻滿不在乎地把權力兌現成了一桌飯菜,最后還振振有詞地說這飯錢得公家報銷。這種意識的鈍化,恐怕并非個例。在制度已經在努力地堵上這種跑冒滴漏的同時,還能看到小吃部辛酸于和公權力的抗爭。這種滋味,是應該讓每個有權者都應該細細品嘗。 |
相關閱讀:
- [ 08-02]湖北一酒店遭政府單位打白條吃垮 當地責成還錢
- [ 07-30]約七成省份生姜價格每斤超過10元
- [ 07-30]商務部:36城市7月21-27食用農產品價格小幅回升
- [ 06-22]山西日報:誰不干事不落實必須該讓位的讓位
- [ 06-10]北京延慶一村委會打白條欠餐費5年 拒絕出庭應訴
- [ 05-26]俄白哈三國計劃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
- [ 04-30]村委工作人員吃飯打白條 12年打60張條欠5萬(圖)
- [ 04-24]北京打擊群租大限已至 部分中介倉促逐客拖延退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