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與昆山毗鄰的張家港市一家造船企業將迎來一場安全檢查。然而,8月8日,這家企業就收到了檢查通知,隨后,該企業安全部門向每個班組長發了一封有關安全檢查的郵件,第二天該郵件被打印出來,發到每一個班組并張貼在墻上。(8月14日《工人日報》) 昆山爆炸案驚心動魄,死難者尸骨未寒,而在其鄰市某造船企業,卻上演了一出“通知檢查”的戲。“這些年,通知來了一籮筐,層層檢查也是家常便飯,但來人了做做樣子,過后還是老樣子,沒見企業真正有什么行動”。昆山爆炸案幸存者的血淚話語言猶在耳,卻在這里依然化作一紙輕飄的“迎檢查通知”,并且明目張膽的張貼在墻上——什么部門來檢查,時間、地點、要求俱全,公司都會提前知道并做好準備,“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檢查人員來了,產生粉塵的設備基本都會關停,檢查人員走了,一切照舊,當安全檢查成為一場躲貓貓的游戲,重大安全隱患早已被程序化的過場所掩蓋。 事實上,該企業產生大量粉塵,該廠已經有一名員工被診斷為塵肺一期,另有十幾名員工正在準備職業病診斷的材料,工人們還將企業涉塵的照片以及車間作業時的視頻制成了光盤向蘇州市安監局進行投訴。各部門檢查倒是不少,可是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此情此景,與昆山爆炸案前夕何其相似。 有必要溫習一下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規章,在實際操作層面,也無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質和責任心。而在這里,可以延伸為,再多次的通知、文件的下達,抵不過一次實打實的突擊檢查和嚴厲整改,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為何喚不醒麻木的神經對法律和生命的敬畏? “迎檢查通知”是下一個惡性事故的前兆,“迎檢查通知”其實還是一封另類的舉報信,該企業是如何得知消息的?各級監管部門是如何認真履職,如何對待基層員工投訴的?有關部門必須用強有力的安全檢查及整改措施,遏止不良企業的瘋狂逐利之心和僥幸之心。絕不能再用工人生命為“迎檢查通知”的戲碼買單。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