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通過過期食品回鍋重做、更改保質期標印等手段加工過期劣質肉類,再將生產的麥樂雞塊、牛排、漢堡肉等售給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大部分洋快餐連鎖店。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些劣質肉類居然“優先安排在中國使用”,其工作人員甚至直言“過期也吃不死人”。 看到這樣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們有一種印象:劇情是新的,人物和結局與以前沒什么不同。發現問題的還是記者,跟進調查的是政府監管部門,監管還是事后諸葛。長期縈繞在人們心頭的一個疑問是,監管部門為什么不能自己發現問題,至少是于眾多食品安全案件中有若干起是他們自己“獨立發現”的呢? 洋快餐上游供應商賣過期肉,專家歸納的原因似乎很復雜,但說一千道一萬,我們的監管部門一向都被蒙在鼓里。2012年11月,肯德基與麥當勞的供貨商山西粟海集團被爆養“速成雞”,這種雞至少吃18種抗生素,監管部門不知道。2011年,央視曝光河南雙匯集團下屬公司將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加工成肉制品,流入市場,監管部門也是不知情。 這里顯然存在監管失職的問題,但替監管部門鳴冤叫屈的聲音一直很大,儼然“不是兄弟無能,是黑心商人太狡猾”。主要有三種說辭:一是歸咎于社會道德滑坡與所謂道德崩潰,二是強調“食品安全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三是強調中國食品生產過于分散,監管部門管不過來。 企業自然要負企業的責任,企業責任是食品安全責任鏈中極其重要的環節。近十年來,洋快餐一直高調宣揚自己高度重視供應鏈管理。2006年麥當勞說福喜公司供應的牛肉餅“有40多項的質量控制指標和檢測”,2012年他們自詡“每批次雞肉原料都經第三方獨立實驗室檢測”,2013年肯德基宣布啟動保障雞肉供應安全的“雷霆行動”。現在看來,這些話不怎么可靠。 根本原因是在中國忽悠毫無風險,違法成本很低。所謂違法成本低,首先是指監管部門似乎一向就是聾子的耳朵,企業丑聞多,但監管部門不具備“發現能力”。一旦丑聞曝光,經過企業一番狡辯和推卸,最后出點小錢交罰款,事情就不了了之。 現在我們亟需確立一項共識,即食品安全是管出來的,而不是僅靠企業的道德自律,食品監管部門對監管流程和措施作出反思,以待改進。企業在本性上是逐利的,出于盈利的動機,有時候他們難免走向投機。防止企業投機的唯一辦法,就是強化政府監管。 強化監管,自然要明確安全標準、檢驗項目、頻率和程序等,監管部門必須強化獨立發現問題的能力。美國有一條可貴的監管經驗,即政府監管與企業管理相互高度融合,監管者參與企業管理、幫助企業管理,使企業管理與政府監管一并落實。我國食監部門可以借鑒,到企業現場發現問題,并在現場解決問題。 我國食品安全的一個主要毛病是監管責任不落實,相應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監管責任落到實處。2012年我國推行食品安全首長負責制,但首長以何種形式負責,目前還不清楚。如果規定要首長負責,但實際上首長什么責都可以不負,首長負責制就成了一句空話。現在出了事,上海的“首長”如何負責,公眾拭目以待。 □ 本報評論員 楊于澤 |
相關閱讀:
- [ 07-22]期待內部人攻破食品問題堡壘
- [ 07-22]洋快餐“淪陷”,需要全鏈條追責
- [ 07-21]有多少洋快餐暗藏“殺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