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16日全文向社會公布。兩個文件明確了公車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國范圍公車改革的大幕正式開啟。(7月17日,荊楚網) 公車改革,20年磨一劍。在頂層設計者強力推行下,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也只能在瓦解消弭中遁形而去,而民眾則為自己的重大關切得以落實而歡呼鼓舞。然而,有這么一個群體卻游走在夾縫之間。他們對于公車改革大致是不置可否,卻又渴望自身利益能在改革中得到最大保障。他們就是公務車的司機們。 公車司機在過往中是屬于一個光鮮的職業符號。雖然沒有行政級別,卻因為直接服務于政府機關中的領導干部,不可避免地得到光環輻射。他們在公車改革二十年進程中大致是溫水煮蛙的狀態,一旦政策強力空降之后,自己將成為改革最直接的影響者。 在這次公車改革中,我們有到對于司勤人員的一些托底舉措:對因取消公車而失崗的司勤人員不能簡單推向社會,主要采取內部安置的辦法,用多種方式保障其能夠繼續就業。然而設身處地去想,司機以及相關后勤人員在讓渡自身崗位的過程中,必然是焦慮和迷茫情緒并存。 雖然說是“不能簡單推向社會”,但如何系統地處理好冗員問題,并不是字面上那么簡單。從一些公務車制度改革走在前面的地方來看,推行的辦法還都比較單一。基本上是不在編人員直接辭退,在編的司機隨著機構改革推進,實現轉崗分流來解決。這樣的例子其實并沒有成功或者失敗之分,就本意上來說,還是在做簡單的切割。 以前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少數服從大局”的陣痛經歷。很多為國家貢獻了數十年的工人在一個紅線之后,便“光榮下崗”。事實證明這種“光榮”更多地帶有牽強性,而并非是真正地抵達人心。現在改革更明確“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同時改革紅利全民都有分享的機會。在這個維度下來看公車改革,如何保障一些公車司機們的利益,值得上層為之考量。 首先不能忽視地是勞動合同在其中的關鍵性作用。那些沒有編制“護體”的司機們,更多地是依仗勞動合同保障自己的利益。從未來來看,這些臨時的公車司機走向社會、服務市場的可能性更大,對他們的轉崗意識、技能培訓以及后續職位的推薦引導,都該用“最后一公里”的應有之義來完成。否則只是簡單的一刀切,則有可能將公車司機推向尷尬的境地。 今年上半年,在公車改革和多項禁令實施后,因灰色收入不再導致多地公務車司機現辭職潮。先上岸者或許帶著先知先覺的領悟,但更多的公車司機還需要體制給予“扶上馬走一程”的關懷。在這樣一個改革大背景下,我們依然不能忽略一個人的渺小。 |
相關閱讀:
- [ 07-18]公車改革的幾個關鍵性細節問題
- [ 07-18]公車改革,以公心樹公信
- [ 07-17]公車改革是中國改革決心的試金石
- [ 07-17]車改更要作風改
- [ 07-17]“超低”車補為公車改革開了好頭
- [ 07-17]“最后一公里”考驗公車改革
- [ 07-17]新一輪公車改革仍需警惕“下有對策”
- [ 07-17]確保公車改革改成改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