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全面抵抗入侵,民族命運開始轉機。七七事變七十七周年,不是因為數字而有意義,而是民族復興需要一種壯烈情懷?!?/p> 不知不覺,七七事變周年,七十七周年。 提醒七七周年將近,是一位女性長者,1937年事變發生時3歲,現年80。 說起那場戰爭,她的記憶始于5歲:3個哥哥志愿從軍,母親不舍、拉著哥哥們不讓走…… 長者落淚,說不下去。間隔10多分鐘,再問她哥哥事。長者含淚,還是說不下去,請求不再提3個哥哥的事。 一天后,間接打聽,由他人轉述:大哥殉難…… 另外兩個哥哥,一位是空軍飛行員,獲“飛虎隊”獎章;另一位是空軍地面勤務。 七七事變同月,中國政府決意“地無分南北、年不分老幼”,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事變7年后,政府號令“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如果從七七事變起算,戰爭持續8年。以七七事變為節點,中華民族投入全面抵抗,截至1945年8月15日侵略者無條件投降,大約3600萬國人傷亡,大約9500萬人淪為難民。 長者堅持,追憶那8年,不應該著眼于慘烈,至少不限于慘烈;而應著力于壯烈,至少突出壯烈,以張揚民族氣節。那8年,是一段輝煌,顯現一個民族無畏、不屈、犧牲,最終贏得勝利…… 代價,長者家人付出,全民族付出。 勝利,除了趕走侵略者,還為中國贏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參與建立戰后秩序,即現有國際秩序。 長者奔波幾個月,準備7月7日召集記者會,宣布捐房產、集資金,設立第一家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自任館長,明年勝利70周年時開放。 說起紀念館宗旨或者宣傳語,長者說,“可以寬恕、永遠不可以遺忘”是不錯選擇;只是,個人層面上,她不會無條件“寬恕”侵略者,會把侵略者的后人們“不遺忘”那段歷史作為前提條件。 一位95歲抗戰老兵為紀念館題字:“抗日戰爭勝利,中華民族復興。” 寄予抗戰以復興意味,是那一代老兵共鳴。查歷史,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侵略者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簽署投降書。15分鐘后,儀式結束,盟國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發表講話:“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14年抗戰的結果。中國將走上和平建設大道,開創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p> 14年抗戰,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起算。 無論那14年,還是那8年,甚或距今120年的甲午戰爭,都牽連著民族命運。 七七事變,全面抵抗入侵,民族命運開始轉機。七七事變七十七周年,不是因為數字而有意義,而是民族復興需要一種壯烈情懷。 本報特約評論員 祁樂 |
相關閱讀:
- [ 07-07]銘記歷史才能真正維護亞洲和平
- [ 07-07]罪行昭昭豈容篡改
- [ 07-07]決不容日本的戰爭基因復活
- [ 07-07]永遠捍衛抗戰歷史的尊嚴
- [ 07-07]抗擊黑暗就是捍衛光明
- [ 07-09]安倍需要面壁
- [ 07-07]勿忘國恥,高擎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
- [ 07-07]紀念七七事變:苦難中的警醒值得永遠銘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