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發展難題,意味著對于此前經營城市的慣有理念進行適時矯正,意味著城市施政權力更合理分配,意味著城市內部及外部都更重視人的發展。 北京市2014年市政府折子工程,將著力破解城市發展難題,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列為重中之重,并提出了29項破解方案。特大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是具有普遍性的難題。盡管所面臨的難題具有同質性,但不同的城市定位、特性、治理模式,以及迥異的城市外部性,決定了既不存在可完整復制的經驗,也沒有能夠馬上見效的破解藥方。唯有通過持續的實踐驗證,在試錯和糾偏的反復矯正中,才可能逐漸廓清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就當下而言,北京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已為官民兩方強烈感受。一是人口與資源、環境矛盾突出,二是大氣污染治理形勢嚴峻,三是垃圾污水治理亟待規范,四是資源能源供給需要更可靠保障,五是區域合作發展水平不高。 客觀看,這些發展難題的形成,并非僅僅是30多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附著物,還包括了歷史性的、跨區域性的諸多因素。比如,北京持續增加的人口壓力,是地區發展差異的必然結果。地區差異過大創造了一線城市的“虹吸效應”,并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又如,難以緩解的交通壓力既與北京城市規劃不盡科學、區域職能過于集中有關,也與低端人口密集型產業未能實現升級有關,更與北京的政治中心定位有關。這些發展瓶頸的構成因素,有的不可逆,有的不可更改,有的非北京可獨力突破。 可以說,北京破解可持續發展難題,背負著沉重負擔。還需要看到,北京的首都定位,使得京外地區人士對于北京寄予了更多的開放性、包容性的合理冀望。北京破解城市發展難題,既需要顧及客觀因素,也需要顧及民意因素,形成多重挑戰。 北京市2014年折子工程提出了控制常住人口增速、全力推進大氣污染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主動融入京津冀城市群發展等應對措施。這些方案,均是北京可以獨力推動的措施,因此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通過可操作的作業面,逐步拓展破解城市發展瓶頸的路徑,是現實和有效率的做法。與此同時,也需要強化對破解城市發展難題的戰略探索。這包括:全力推進大氣污染治理,需要研究創設高效順暢的區域聯動機制;優化產業結構,需要京津冀共同補強產業轉移承接鏈條;控制人口增量、疏散人口存量,需要克服對重大規劃立項的盲目性,對相關區域的人口、交通、水資源進行科學評估,而這種評估需要與行政意志隔離,由民意機關授權和認可等。 說到底,破解城市發展難題,意味著對此前經營城市的慣有理念進行適時矯正,意味著城市施政權力更合理分配,意味著城市內部及外部都更重視人的發展,不是限制人的發展。有了這樣的環境,城市發展難題才有望找到答案。 本報特約評論員 徐立凡 |
相關閱讀:
- [ 01-15]以改革創新解難題促發展
- [ 12-25]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劉慧: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
- [ 10-08]“急不擇言”折射干部素養之憂
- [ 09-30]專家談上海自貿區:破解發展難題 打造改革開放升級版
- [ 07-31]擯棄消極的“求穩思維”
- [ 07-23]自力更生,推進現代化的法寶
- [ 01-21]期待北京兩會達成更多發展共識
- [ 01-16]求是: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關鍵 雙翻番意義重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