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護院解不了醫患困局
www.xpshebei.com?2013-10-24 09:37? 趙志疆?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時有發生。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公安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醫院安全防范系統建設指導意見》。其中規定,保安員數量應當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則,按照不低于在崗醫務人員總數的3%或20張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門診量的3‰的標準配備。旨在通過人防、物防、技防三級防護體系構建“平安醫院”,防止惡性“醫鬧”。(10月23日《京華時報》) 醫鬧的產生是基于醫患雙方的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則是因為醫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不信任醫院和醫生,是很多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其實,醫患矛盾的突出不僅僅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事,因為醫院和醫生是以醫療制度代表的形象出現在患者面前,因此患者對他們的普遍不信任,實際上也折射出患者對現有醫療體制的一種不信任。減少醫患矛盾,首先要贏得患者的信任,由此,醫院有必要讓患者及時了解病情,以及診療方案與可能出現的后果,便于患者全方位監督整個診療過程。說白了,就是要便于患者全方位監督整個診療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減少那些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不信任。 醫患糾紛不僅十分復雜,也相當專業,而醫療事故的鑒定處理又基本都由醫療衛生部門主導。因此,患者家屬經常會對其鑒定處理結果表示懷疑。有鑒于此,有必要改革和完善醫患糾紛的評判與處理機制,借助于相對中立的第三方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決,而不能任由醫療機構面對醫患糾紛“自己給自己把脈”。 比起復雜的醫療訴訟程序,以及漫長的維權之路來說,假手“醫鬧”來解決問題無疑是一種“捷徑”?!搬t鬧”的猖獗其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正常法律渠道的受阻——如果能有更為便捷高效的做法,誰會甘愿被“醫鬧”榨取錢財,甚至是背負干擾醫療秩序的罪名?因此,面對愈演愈烈的“醫鬧”現象,有關部門更應該減少醫療訴訟環節、降低訴訟成本,從而保障患者的權益真正得以實現。 增加保安人手之類舉措雖不能說毫無必要,但絕非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戒備森嚴、保安林立的醫院,充其量不過是渲染了醫患關系的緊張對立,但這種威懾作用的效果頗為值得懷疑——對于那些感覺利益受損的患者及家屬來說,增加保安真的能阻止他們發泄不滿嗎?退一步說,倘若這種群防措施真的收效顯著,普通患者的權益是否還能得到足夠的尊重?面對醫患糾紛,如果解決問題的方案只是形成一方對另一方的絕對優勢,除了加劇彼此的矛盾沖突之外,恐難起到積極的效果。 顯而易見,只有真正保護患者的正當利益以及確保其維權渠道的暢通,才能從根本上鏟除“醫鬧”得以滋生的土壤。也只有在辨明了唯利是圖的“職業醫鬧”與迫于無奈鋌而走險的“激情醫鬧”之后,才能方便有關執法部門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保護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4]預防醫患糾紛靠保安更靠制度
- [ 10-23]衛計委:每20病床配1名保安 防惡性“醫鬧”
- [ 10-16]河南回應男醫生不能單獨診查女患者新規 保護隱私
- [ 10-14]患者離世呼吸插管無法拔出 院方稱系4月未換所致
- [ 10-11]71歲老人左腎需要動手術 三甲醫院竟拿右腎開刀
- [ 08-30]醫患糾紛“南平解法”升級了
- [ 08-29]銀行別把儲戶逼成“儲鬧”
- [ 07-27]上海擬立法預防處置醫患糾紛 公立醫院應設風險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