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師德紅線”應多傾聽老師的聲音
www.xpshebei.com?2013-09-10 16:26? 吳治邦?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幾年,個別教師違反師德的行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教育部表示今年將出臺“師德紅線”,對于哪種行為有違師德做出界定,并對教師進行師德考核、監督。昨天,東城區教育督導室主任劉順利表示,月底前,東城區將公布轄區內教師的師德“高線”和“底線”。(新京報9月9日) 早在今年六月份的時候,教育部就提出即將要出臺“師德紅線”。由于這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當時就在坊間引起熱議。在教育部還沒有正式發文之前,許多地方已經躍躍欲試,出臺了地方版的“師德紅線”。在紛紛擾擾當中,老師的聲音似乎被淹沒了。 就體罰學生的定義來說,什么樣的行為可以構成體罰?增加課業負擔算不算是體罰。在應試教育的的競爭壓力下,要求把握好作業量,對老師無疑是一種苛求。學生犯了錯,老師教訓學生算不算是言語“損人”。以上兩個問題,只是教育實踐過程中的細節,還有很多充滿爭議的內容。現在,我們總是聽到一些教育主管機構說要不斷細化具體的內容,這里的細化卻可能是少數官員的閉門討論,而卻很少聽到來自一線教職工的意見。 實際上,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最近教師性侵學生的案件無形中對師德紅線的出臺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可是這些極端犯罪行為怎么可以成為猜測、訓斥全體教師的理由。作為管理部門,應當認真反思和檢討下自身,當時這些品質低劣的人是怎么混入教師的隊伍的?劃出所謂師德紅線更多的是一種困守,其背后是行政權力和功利性思維的膨脹。將輿論對主管部門的壓力,轉移到廣大教師身上,這無疑將會深深刺痛一線的教師。 “師德紅線”在民間褒貶不一,筆者認為,其更像是一種作秀。其實在《教師法》中,對老師的行為早已作了規范。規矩早就已經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了,現實的情況是缺少監督和執行。有法不依,縱有千條紅線,又有何用?與其用行政手段拉起無德教師的紅線,不如對無德老師進行依法亮劍。 此外,就算要出臺師德紅線,也不能一劃了事。應當努力讓內容更具剛性,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切實保障老師和學生的利益。就師德評價小組這個內容來說,應當爭取做到公開透明,謹防這套評價機制淪為少數人借機斂財的工具。 作為一名學生,在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筆者想說的是:“與其采取高壓態勢,不如給予老師足夠的尊重和話語權,這才是提升教師素質的根本途徑。”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0]調查顯示4成受訪者吁引入監督完善師德考核細則
- [ 09-10]教師節師德問題成焦點 師德“紅線”成“虛線”?
- [ 09-10]收“紅包”非師德淪喪 教師節送禮陷“囚徒困境”
- [ 09-09]賣牛奶的“校訊通”踩沒踩師德紅線?
- [ 09-09]北京東城定師德底線 教師言語“損人”將被解聘
- [ 09-05]填寫“家長職務”也是一面師德鏡子
- [ 07-04]校園性侵陰霾為何難驅? 專家稱不能僅靠“師德”
- [ 06-15]性侵體罰引關注 教育部年內為師德劃出“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