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停課爭工資”是沉甸甸的教改建言
www.xpshebei.com?2013-05-15 10:55? 胡 藝?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湖北省洪湖市多名教師前往政府陳情,認為工資太低。一位老師稱,很多工作二三十年的高級老師每月工資僅2000多元。市長夏錫璠低姿態向教師們坦承家底,稱窮人難當家,自己每月卡上的工資也只有2440元。(5月14日《南方都市報》) 教師反映工資低,市長亮出工資單與老師“曬窮”。表面上看是與教師感同身受,其實經不起推敲。教師拿的是死工資,而市長工資以外的隱性福利待遇與“三公”消費是普通老師無法相比的。而且教師工資低扯出了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教育投入嚴重欠賬的沉重話題。比如,按國家規定,教育經費的支出要占GDP的4%,測算起來,去年洪湖市的教育支出應為3.38億元。但是去年洪湖市實際教育支出不到1.6億元。教育投入欠賬近1.8億元。而當地為了完成教育經費投入達標的任務竟然虛擬教育投入,財政局從銀行國庫支取了8000萬元,打在了洪湖市幾所高中的賬目上,但不允許使用,一個月之后原款收回。給教師畫出8000萬補貼的虛擬大餅。再比如,教師績效工資很低,而只有20多個編制的教育局,辦公大樓卻“富麗堂皇”,相比之下,洪湖市的部分學校就顯得要“破敗”許多。教育投入欠賬如此之多,反差如此強烈,教師還能安貧樂教嗎? 如果說教育是一木桶的話,按照木桶理論的原理,農村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教育就是其中一塊短板。如何讓窮孩子公平享受教育權利,讓農村學校爭取到應有的權利與地位,值得探討。否則,城鄉教育差別越來越大,農村孩子上升通道越來越窄,“寒門出貴子”越來越少,農村教育的希望一片渺茫。清華大學公布的抽樣調查顯示,在獲得保送資格,自主招生名額以及高考加減分優惠政策時,農村的“寒門子弟”處于劣勢,城里學生所占比例超過了7成。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教師生存艱難,學校破破爛爛,保送資格與教育公平從何談起? 從加大教育投入到師范生免費,近年來,國家對教育事業給予了很多政策支持。特別是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既可以保證貧困生完成學業,又把優秀學生吸收到教師隊伍里來,為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源源不斷輸送人才,還能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這對“求師若渴”的貧困學校,無疑是好事。但是貧困地區學校很難留住教師,讓人擔憂。 應該說,近年來,教師的經濟待遇、社會地位有了提高,尊師重教的輿論氛圍正在形成,教師的職業發展前景越來越好。法律明確規定:“教師的工資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務員的水平”。但是教師待遇還存在城鄉差別,地區差異。多數教師的待遇與地位并未與公務員平起平坐。在一定范圍內,教師的職業認同度并不高。一道奇怪的風景是,城市與發達地區的學校人滿為患、超編超員,教師們還在削尖腦袋往里面鉆,而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求師若渴”,骨干教師不斷流失,公辦教師不愿意來。還在靠老教師甚至代課教師支撐著農村教育的希望。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要改變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落戶教育面貌,完善制度設計很重要。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大教育投入,嚴格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并把教育投入用到刀刃上,完善教育教學設施;另一方面,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教師工作條件艱苦、待遇微薄的教育發展現狀需引起足夠重視。雖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業已出臺,教師績效工資改革已經全面展開。但是,在我看來,洪湖市教育投入欠賬1.8億元,教師停課爭取工資待遇,就是沉甸甸的教育改革建言。加快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投入與績效工資政策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與薄弱學校傾斜,切實改善農村學校學生學習條件與教師待遇,制止盲目撤點并校,給農村學校配備安全校車,實現教育起點公平、均衡。我們拭目以待。否則,即便國家培養了免費師范生,給農村學校配齊了教師,也難保證他們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教育土壤里“生根發芽”。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5]教育部:教師培訓應貼近學實際 實踐課程不少于50%
- [ 05-15]小學教師月花800元招聘代課老師替其上課
- [ 05-15]教師上課用衛生巾做實驗 男生起哄女生臉紅
- [ 05-15]小學教師月領3000元工資 花800元雇人替其上課
- [ 05-15]市長的低工資不能與教師同日而語
- [ 05-14]洪湖教師究竟為啥會“罷課”?
- [ 05-14]家長遭老師侮辱鍥而不舍堅持提告 教師終被判誹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