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經濟”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www.xpshebei.com?2013-04-15 17:54? 林 坤?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鳳凰古城收費的首個周末,雖然沒有此前商家集體抗議的場面,但散客明顯減少,使包括客棧老板、農家船夫在內的相關群體怨聲載道。副縣長表示:“請大家過段時間再看看,很多人不是在乎這個門票多少的。”(4月14日《南方都市報》) 鳳凰古城從原來的免費入城、景點購票,變為了城內景點“通票制”。這筆賬,從鳳凰縣政府來看,既挽回了散客入城不買票觀景“流失”的每年1.7億收入,又把所有景點的票價總和打了個不小的折扣優惠給游客,簡直就是一舉兩得;但對旅游者而言,這種“通票制”無疑是十分蠻橫的,因為它剝奪了人們對景點的自由選擇,頗有些搭車收票、強制消費的味道。 如今,鳳凰縣的領導們、古城的經營者正在疲于應付外界的批評和內部的埋怨。他們想不通的是,“為什么平遙、烏鎮和周莊都收取通票,鳳凰卻遭受諸多非議?”要回答這個疑問或許并不難,看一看眼下發展較好的景區都是怎么做的就行。比如烏鎮,其門票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已經不足50%。人家搞的是多元化經營模式,已被認為值得不少“門票依賴癥”嚴重的景區借鑒。另一個是被舉例非常多的杭州西湖,免費政策帶來的客流收益,要遠遠超過收取門票的時候,而且名聲也越來越好。 這也就是說,鳳凰古城的收費模式恐怕并不是不能,而是不宜、違背了潮流。這個潮流是什么呢?就是輕門票收入而重旅游綜合收入,輕人工造景而重對人文資源歷史遺產的保護和尊重。試圖在門票上大宰游客一刀的做法,必將走進旅游業發展歷史的“死胡同”。只有看清了這一點,才不會糾纏于門票怎么收,行政權力才能守住底線,狂熱的旅游開發才能止于當止之處。(武漢晚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