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受傷的總是“環衛工”?
www.xpshebei.com?2013-02-27 16:47? 于治國?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83歲老母親癱瘓在床,9個春節沒回家……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鄭州環衛工王海松的事。隨后城管局稱,放王海松三天假。一個母親癱瘓在床的人,為何9年沒被安排回家過年?這難道不是制度缺失?記者還發現,鄭州環衛工根本沒節日加班費。除了媒體曝光的王海松,是否還有張海松、劉海松……?為啥連節日加班費都沒有呢?這些都應從制度層面解決。昨日,記者采訪了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負責人。(大河網報道) 這似乎應該是2013年春節后環衛工第一次受到如此關注。記得去年以來,陸續有“環衛工繩牽三歲小孩打掃衛生”、“環衛工路邊打點滴”、“環衛工到一家單位倒水被拒”等新聞在媒體發布,每一次有關環衛工的信息都引起人們強烈的心靈震撼,根本原因就是與其他行業、其他人員相比,差距太大——付出如此多,回報如此少,甚至沒有節日加班費、沒有所謂假期!對此,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受傷的總是環衛工? 同在藍天下,同住一座城,同樣是在為社會作貢獻,而且工作條件極差、工作時間極長,為什么在福利待遇上竟有天壤之別?我想原因不能僅僅歸結為有沒有編制、學歷不高或者沒有學歷以及年齡偏大,因為,最起碼的人文關懷、依法應該享有的福利待遇是他們必需的,如果連這一點都得不到保障,有關部門、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民生情懷真得認真予以考慮了。 勞動保障權益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權益之一,是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標志。突飛猛進的經濟發展,理應讓全體社會成員共享文明發展成果,這是中央的一貫政策。然而,落實到基層,落實到類似環衛工們的階層身上,卻變成了假話、空話、套話,這種與中央精神背道而馳的做法,現在是否還存在于其他行業、其他部門、其他地方尚需要調查研究,但就這鄭州環衛工而言,要想從根本上予以解決恐怕真得需要一段時間。 處于社會最底層的環衛工值得同情,需要關懷,但絕不能止于單純的個案,環衛工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如在城市打工的從事著各種各樣工作的農民工們,他們的合法待遇是否得到真正的保障?如農民工資是否按時足額發放、醫療保障、子女就學等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等等,一直是農民工們心中的“疼”。 誠然,處于快速發展中的社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固然正常,但存在問題就需要解決,在解決問題中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各種正當需求,促進社會文明穩步發展。然而,真正解決各類問題、矛盾、困難,需要各級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牢固確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敢于打破常規真正為民解憂的勇氣、魄力、決心,當然更需要眼光向下、心系基層、務實為民的工作作風。 或許鄭州環衛工待遇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但是,這也給其他地方、其他部門提了個醒:一些難題別只等著媒體曝光、等著領導簽批,自身范圍內動動腦子、想想辦法、挖掘潛力能夠解決的,應該積極主動設身處地地創造條件予以解決,我想,這才是轉變工作作風的根本所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5]讓環衛工有份體面收入
- [ 01-10]公務員"初任培訓",可從"客串"環衛工開始
- [ 01-10]韓國環衛工競聘為何也激烈?
- [ 01-05]“17套房環衛工”的啟示
- [ 01-04]“富婆環衛工”一位好母親而已
- [ 11-04]何須這么多“事業編制”環衛工
- [ 10-31]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也是一種美德
- [ 10-30]衛生干部對環衛工動武,“匪氣”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