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悅悅事件,我們需要向陳賢妹學習什么
www.xpshebei.com?2011-10-26 19:24? 林 蕭?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兩歲女童小悅悅在佛山先后被兩輛汽車撞倒并碾壓,18名路人見死不救,58歲的拾荒老人陳賢妹救起女童,一時間成為全國各地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被眾多網友推薦為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南方日報》10月24日) 陳賢妹是一位樸實的老人,身體瘦小,看起來弱不禁風,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拾荒老人,卻用她最平凡、最真實的善舉“拾”起了中國人的良心,這在人們普遍感覺世風日下、道德滑坡的當下,陳賢妹的行為無疑是一聲吶喊,喚醒了人們麻木的靈魂,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人間自有真情在。 很顯然,陳賢妹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在看見小悅悅出事后,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救人,動作果斷,絲毫不攙雜任何的想法,這讓我們看到人性最原始的美麗,在陳賢妹身上暴露無遺。比如媒體報道后,佛山市南海區政府、各地愛心企業給陳賢妹送去數萬元獎金和慰問金,她卻全部捐給了正在治療的小悅悅,她說:“這不是我自己掙的錢,我拿了心里不踏實。”這讓人看到她雖然身處社會底層,卻始終踏踏實實,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報酬的做人原則。比如在醫院看見受傷的小悅悅,陳賢妹泣不成聲,她只是簡單地說:“我也是個媽媽,我知道媽媽是多么心痛自己的孩子。”這讓人看到一名普通母親的內心世界,她的所作所為只是平凡的母愛的表達…… 古人云:“無善惡之心,非人也”。“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剛來到這個世界都充滿著愛和希望,每個人的心中都擁有一顆溫柔的愛心。只是在這個經濟大潮洶涌的時代,各種誘惑、陷阱讓人們漸漸迷失了自我,再加上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人們在面對救人時常常面臨“被誣”的境地,這才導致一些見死不救事件的發生。因此,陳賢妹的善舉無異于一盞明燈,讓人們眼前一亮,其實救人不需要太多理由,即使擔心“被誣”也可以報警、保護現場,或者與路人一同施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社會是由每個單一的人組成,從這個角度說,學習陳賢妹就是自我反省、自我修煉的過程,同時政府、社會也要努力營造這樣一種氛圍,積極弘揚傳統美德,給救人行為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如果每個人都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公共道德、社會價值體系的建立無疑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當人人都是陳賢妹、張賢妹、李賢妹時,這樣的社會或許才稱得上真正的和諧社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