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剛剛出任浙江省代省長的夏寶龍,發表《致廣大網民朋友的公開信》,歡迎網友“多對政府工作提意見、發諍言、獻良策”,并承諾“會密切關注大家的留言,努力把大家的合理訴求和意見建議辦好”。
新省長走馬上任,工作千頭萬緒,按習慣還得燒幾把火。夏寶龍卻在百忙中,不忘記首先向廣大網民問好,先“俘獲”網民的心,也算是有點創意的“一把火”。在網絡時代,在網民數量日趨龐大的今天,官員走進網絡與網民“套近乎”,實際上就是新形勢下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因此,對夏寶龍這個時髦的“套近乎”動作,并沒意料之外的感覺,而是在情理之中,說明省長心中有網民,應當給點掌聲和鼓勵。浙江是微博問政比較發達的地方,夏寶龍顯然愿意在這方面與時俱進,繼續走好網絡問政這步棋。
網絡作為新興傳播媒體,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迅猛發展,擁有越來越多的受眾,作用、優勢和影響都呈超過傳統媒體的勢頭,已經成為公眾反映訴求、主張權利、參政議政的重要渠道。官員如何適應這種形勢,主動和積極地運用網絡與群眾打交道,既是思想觀念問題,更有應對技巧的考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雖然網絡是虛擬社會,卻是現實社會的觀照,通過這扇窗口,官員可以了解社會動態,可以知曉決策得失,可以觸摸公眾脈搏,聽到來自基層“原生態”的聲音。這是作為官員不可忽視的聲音和力量。在履新之際,能夠想到從網絡上聽民意結,與網民交朋友,說明夏寶龍有著較強的網絡意識。如果能夠做到一諾千金,履行和兌現自己的承諾,定能贏得網民的信任和支持。
群眾中蘊藏著智慧,善聽網言網語,可以集中民智、集思廣益,從群眾的思想和觀點中汲取營養,從而豐富決策思想,完善決策方案,使決策更加貼近實際,提高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官員與網民交朋友,就建立了便捷、經濟和高效的溝通管道,即使“足不出戶”,也不會脫離群眾。而且如果官員能夠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從善如流的話,不僅能夠減少工作中的失誤,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當今的網絡,事實上還充當著老百姓的出氣孔,風民們通過網絡抒發心中的不平和抱怨。領導關注網絡,可以聽到和看到平時的調查研究中所聽不到和看不到的情況。如果能夠有針對性加強引導,還能增進彼此理解,理解可以取得信任,信任可以產生力量。總之通過解疑釋惑,能夠贏得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的理解,從而有效地舒緩群眾的不滿情緒,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網絡既然是個工具和載體,自然就要用來服務工作。新官上任不妨都到網絡露個臉,跟網民親密接觸“套近乎”,實現網上議事、網下辦事,使網絡成為溝通官民的橋梁。
??? 原文鏈接:http://sns.fjsen.com/space.php?uid=696884&do=blog&id=29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