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偶然性翻船”更令人不安
www.xpshebei.com?2011-03-21 08:45? 徐鋒?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監管體制整體滯后,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時代語境”。一有食品問題,大家習慣性就會批評監管失職。而一個更深遠的問題是:當整個食品監管網絡的理念、思維、標準都還停留于計劃經濟時代“能吃飽”階段,又怎奢望“放心工程”能在某一類食品上單兵獨進?時代在迅猛發展,盡管監管理念也有所跟進,但食品的“人工改造與添加技術”顯然魔高一丈。如果我們的監管永遠只被問題推著走,而缺乏系統性預防功能,便只能永遠陷于被動。
另一個值得警惕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屁股歪到“當地支柱企業”的板凳上,平時姑息,出事包庇,利益驅動決定其本能反應就是替企業說話,充當企業的貼心人、救火隊,為了“保駕護航”,更為逃避監管失職甚至官商勾結的罪名,不惜與公眾利益為敵、與輿論監督頑抗到底。從三鹿奶粉,到海南毒豇豆,到化學火鍋,莫不如是。一場場單純的企業危機,居然第一時間便切換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的危機,主動趟渾水,這種“自覺”與“對號入座”,已成為我們的特色,實在令人喟嘆。
事實上,此番雙匯瘦肉精排查工作,即便是在上級高壓之下,河南沁陽、溫縣等地的監管部門仍犯了“上緊下松”的頑固毛病,抽檢合格率竟高達98.8%。幸虧央視一追到底,才讓當地不得不認錯,并承諾“重新排查”。河南瘦肉精事件,從發現、曝光,一直到“拉網式排查”環節,都要新聞媒體來推著走,否則監管系統就要失靈,這實在是媒體不可承受之重,實為可悲!
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當前的食品監管體系、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錯位與縱容袒護,害了我們的企業,讓他們把膽量從“偷針”練到“偷金”。這才是更讓公眾不安的一點。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