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的“新三座大山”中,看病貴、看病難無疑是民怨極大的一個。陜西神木縣2009年3月開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全縣39萬人,包括城鎮居民和農民的醫療費用可報銷90%左右。對此,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近日指出,就廣東而言,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也是完全可行的。他說,如果以人均400元醫療費用計算,廣東只需400億就能做到全省免費醫療,而搞一個污水工程都要花500億。(《新快報》5月28日)
我首先要向這位官員致敬,因為真心從百姓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官員,今天已經是非常稀有了。每當閱讀新聞,看到有人因交不起醫藥費而被掃地出門的報道,我常常有今世何世的感覺。前些年實行的醫療改革,可以說已經是完全失敗了。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理念上將醫院當作賺錢的企業,而不是全世界所公認的公益機構。應當由政府來主要埋單的領域,變成了純粹的市場領域。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醫療界的連環腐敗成為常態,成為一個共生的利益集團。正如廣東省這位衛生官員所指出的,首先是政府物價部門定藥價虛高,方便了權力出租;其次是醫院為謀利選擇高價藥,醫生為獲取回扣只選貴藥。在這種“利益均沾”的鏈條下,便產生了“天價藥”。例如,近日新聞報道,出廠價僅為15.5元的癌癥輔助藥“蘆筍片”,經過醫藥公司、醫藥代表、醫生等環節,最后賣到患者手中的價格竟漲到213元。
相關的問題是,目前的醫患矛盾甚至沖突,平心而論,也不排除有時也有患者方面的無理取鬧,但既然將醫院視作企業,患者是顧客,高昂的費用自然會要求絕對的質量保證。你總不能既想漫天開價,又不想承擔售后責任吧?
如果由政府來為全民醫療埋單,這一切就不會惡性發生。政府沒有錢嗎?當然不是。這些年中國經濟一直高速發展,規模已超許多發達國家,國家已經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不僅廣東可以做到免費醫療,全國也能。最近遇到一位央視的負責人,他說只要國家每年拿出4000億來,全民就可實現免費醫療。對照廖新波副廳長的話,也印證了此言不虛。那位央視的人還說到一個有意思的細節,一個代表團赴巴西考察,一下飛機,就感到飛機場的設施、沿途的街道建筑,都是破破爛爛的,遠不能跟中國的繁榮相比。因而,當代表團后來自豪地介紹起中國的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時,東道主表現出大惑不解,因為巴西從托兒所、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和大學,凡是公立的都不收費。
我不知道是否也有醫療代表團赴巴西去介紹我們的“中國模式”,那樣的話,他們的震撼可能會更大。1988年,巴西頒布的新憲法中就決定建立“統一醫療體系”,實行以全民免費醫療為主、個人醫療保險為輔的醫療制度。新憲法規定,健康是所有公民的權利和國家的責任,不論種族、宗教信仰和社會經濟狀況如何,每一個巴西公民都有權利得到政府各級醫療機構的免費治療。據新華社去年的一篇報道,為減輕患者的藥費負擔,巴西衛生部還與市政府和慈善機構合作,在全國各大城市建立了100家低價藥房,以成本價供應84種藥品,可治療80%的常見病,藥品價格比市場價低40%-85%。
這,就是一個經濟不如我們的發展中國家的舉措。說到底,全民免費醫療不是政府能不能付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這一意愿的問題。正如廖新波副廳長所言:“醫療衛生的投入,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日本、美國和其他國家是非常注重這方面的投入的。人民健康才是產生生產力的根本?!睂嵭忻赓M醫療,保證人民健康,“從短期來講,是要花錢的;從長遠來看,是增強國力的,使國家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的穩定劑,也是社會發展的引擎”。
當然,我對他的話還有一點不能贊同,那就是應當以人為本位,而不是將人看作是純粹的生產力和國力。因為只有在“國家之上是人”(胡適語)的認識基礎上,健康才會被視作是所有公民的權利和政府的責任,全民免費醫療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而不是個別官員的善意想法。
- 2010-05-11神木加大全民免費醫療投入的啟示
- 2010-04-21為什么醫療產品違法廣告“割如韭”
- 2010-04-23“按帖看病”背后的醫療投入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