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在各級各類教育中的學習成績正在漸漸落后于女生。人們早已注意到,中小學男生的學習成績一直落后于女生,中小學的班干部、三好學生也以女生居多。人們一般認為,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由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發育早于男生,女生成績優異、伶牙俐齒、擅長組織活動,是學校里的佼佼者,通常到了中等教育后期,男生往往就能追趕上甚至超越女生。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女生的學業優勢不斷擴展和延伸,幾乎在所有學科領域、在各級教育水平上女生的學業表現都趕上或者超過了男生。
有研究者對2002年重慶市6000多名高中生的會考成績進行統計發現:女生的學習成績總分顯著高于男生,在學習最好的學生中,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女生除了在傳統的文科(語文、英語、政治、歷史)上的成績顯著高于男生以外,在數學和生物這兩門男生的傳統強項上,女生得分也顯著高于男生;男生占優勢的科目只剩下物理、化學和地理。筆者對高考狀元的統計發現:1999-2008年間,高考狀元中男生的比例由66.2%下降至39.7%,其中,文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47.1%降至17.9%,理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86.1%下降至60.0%。“狀元郎”已成過去式,“狀元花”則更為貼切。
更值得注意的是,男生的學業落后現在已經延伸到高等教育領域,男生的學業成就遠遠落后于女生。筆者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06-2007、2007-2008年度國家獎學金獲獎者名單和當時高校男女生比例進行統計分析發現:2006-2007年度,在50000名獲獎者中,男女生獲獎的“實際比例”為1:2.01。2007-2008年度,這一數據則為為1:1.95。連續兩年,男女獲獎比例如此懸殊,發人深思。筆者的統計還表明,2007-2008年度,在教育部頒發國家獎學金的所有2,287所高校中,有1,785所高校中男生獲獎人數少于女生,大學男生學業落后的范圍是全國性的。
不難得出結論:男孩危機是全線性的危機,從中小學到大學,男孩危機日趨嚴重。男生學業落后乃至失敗對個體和社會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男孩危機并非中國獨有,它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現象。在英國,近些年的考試結果表明,女生幾乎在所有的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現優異。在澳大利亞,男孩不僅在讀寫能力、學校投入和喜歡學校、教育成就等方面與女孩存在差距,在出現紀律問題和被學校開除的學生中,男孩幾乎占了絕大多數。在美國,男生比女生更早脫離正式的教育制度離開學校,人數比女生多,年齡也比女生小。年輕女性要比年輕男性更愿意上大學,更可能讀到畢業,而且更有可能去攻讀一個碩士學位,2000年拿到碩士學位的女性是男性的1.38倍。美國的《商業周刊》曾這樣斷言:“在美國各地,女生在學習方面似乎建立了一個羅馬帝國,而男生則像古希臘一樣日趨衰敗。”
|